她明白,她的计划成了。
这场原本可能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下曲阳之戰,正在以一种近乎无声的方式消弭于无形。
下曲阳之战,她心中没有半分邀功请战的念头,反而松了一口气。广宗一战,她的功劳已经足够大了,甚至有些烫手。再立新功,只会讓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引来猜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中庸之道,不仅是古老的智慧,更是乱世官场颠扑不破的生存法则。
几日后,监视的斥候再次带来新的军报。
“报!连日观察,黄巾营寨之中,已不见丝毫炊烟,恐有异变!”
皇甫嵩眉头紧锁。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不再犹豫,当即下令:“挑选一队精锐,组敢死之士,潜入敌营,一探虚实!”
重赏之下,一小队汉军精锐,抱着必死的信念,小心翼翼地摸进黄巾大营。
他们躲避着随时可能从各个角度射来的箭矢,踏入营寨,然而,眼前看到的景象让他们瞠目结舌。
偌大的营寨,早已是人去楼空,只剩下遍地的狼藉和废弃的旗帜在风中瑟瑟作响。
营中唯一的活人,只有祭坛上那个依旧盘坐的孤独的身影。
当皇甫嵩、郭典等人策马赶到祭坛之下时,谢乔也通过斥候的汇报,确认了盘坐在祭坛上纹丝不动的那人的身份——果然是地公将军张宝。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张梁的话,他的二兄,真的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那十几万军民的一线生机。
此刻,祭坛之上,张宝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居高临下,俯视着下方甲胄鲜明的汉军将领,脸上没有恐惧,反而带着一种近乎解脱的、高傲的笑容。
“张宝在此!”他立起身,望向亲卫簇拥的汉军统帅皇甫嵩,眼中不屑。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发出了震动四野的呼喊: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那笑声,那口号,如同尖锐的利刺,深深扎进了皇甫嵩的心中。
他仇恨地望向这个让大汉损兵折将、让他耗费数月心力的黄巾贼首,脸上怒气勃发。
“放箭!”皇甫嵩厉声下令,“射死他!”
第72章
箭在弦上,弓已拉满,森寒的箭镞直指祭坛上那个狂笑不止的身影。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清亮的声音穿透了肃杀的氛围:“皇甫公,且慢!”
皇甫嵩猛地转头,望见策馬靠近的谢乔。
“昭奕,这是何意?”他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气。
谢乔下馬,迎着他锐利的目光,神色平静,语速却极快:“皇甫公息怒!張寶乃黃巾巨寇,罪该萬死。然,就地格杀,不过泄一时之愤,于大局无益。”
“无益?”皇甫嵩疑惑,“斩杀賊首,以儆效尤,岂会无益?”
他深邃的目光审视着谢乔,“昭奕莫非要保反賊性命?”
“非是保命,而是诛心。”
谢乔向前靠近一步,压低声音,“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以妖术惑众,蛊惑天下数十萬流民。在这些愚民心中,张角兄弟如同神明。如今张角已死,张梁遁逃,若张寶再死于此地亂箭之下,黃巾餘孽只会认为他是‘殉道’,他的死,反而会成为凝聚残餘叛军的旗帜,使之愈发癫狂。”
她顿了顿,观察着皇甫嵩微动的眉毛,继续说道:“反之,若将张寶生擒,押解回雒阳,明正典刑,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看到,他们信奉的‘地公将军’,不过是阶下之囚,最终伏法于王土。如此,方能真正摧毁黃巾余孽心中之信仰,让其明白,黃天之法,不过歪门邪说,大漢天威犹在!”
皇甫嵩捻着胡须,眼中的怒火渐渐被深思取代。
谢乔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他心头的戾气。他不得不承认,谢乔考虑得比他更深远。
杀一个张宝容易,但要彻底瓦解黄巾之根基,却需要更周全的手段。在雒阳处决,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在下曲阳就地射杀。
祭坛上的张宝似乎听到了下方的争论,他臉上的笑容更加轻蔑,更为肆意地狂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嚣张的姿态再次激怒了皇甫嵩,但他终究按捺住了。
他深吸一口气,挥手示意弓箭手放下弓弩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