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灯火将两道影子投在帐布上,一个昂然挺立,一个躬身静候。
亲自为贾詡倒茶的举动,是一种无声的认可。但曹操眼中的审视并未完全褪去,这是一种鹰在锁定猎物后,评估其价值与威胁的锐利。
贾詡抬眼看着曹操,神情平静,“尊君討逆,乃取大义。义者,旗也。然仅有大旗,不足以退敌,徒为他人嫁衣。明公欲成霸业,尚需利刃。”
曹操的眉毛挑了一下,这个比喻正中下怀。
他将身子坐直,双手按在膝上,做出一个洗耳恭听的姿态:“先生请讲,操愿闻其详。”
“明公心腹之患,非董卓,非谢喬,非天下群雄,唯袁本初一人耳。”贾詡的声音不疾不徐。
曹操的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并未打断,只是静静地听下去。
“董卓是狼,一头闯入羊圈的恶狼。他凶残,暴虐,贪婪,天下人皆知其恶,人人得而诛之。明公討伐他,是顺势而为。”
“然袁绍是虎,披着一张麒麟皮的猛虎。袁绍之强,不在其本部兵馬,而在其四世三公之名望,此名望如参天之巨树,根植河北,荫蔽豪杰,能令群雄俯首,能振臂一呼,令天下諸侯景从。此乃其立身之本,争雄之基。这才是明公真正的对手,一个比董卓可怕百倍的对手。”
贾詡的话,像一把匕首,精准地剖开了曹操内心深处最不愿承认,却又最清醒的认知。
他与袁绍相识于微末,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袁本初那张温厚笑臉下隐藏的骄傲与野心。
袁绍看他的眼神,永远带着一絲世家子弟对阉宦之后的俯瞰。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优越感。
曹操沉默了。
贾诩静静地等待,他知道,要让曹操这样雄猜之主接受自己的谋略,就必须让他自己想通其中的每一个关节。
良久,曹操猛地转过身,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再无半分迷茫:“先生说得对。要胜他,必先伐其树,断其根!”
贾诩缓缓点头。与聪明人说话,就是这般轻松。
他微微欠身:“明公睿见。故此计,不在战场上与袁绍的虎狼之师硬碰硬,而在釜底抽薪,断其根基。”
“釜底抽薪?”曹操身体微微前倾,这个词瞬间抓住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名望,是袁绍立身之本,争雄之基。若能动摇其名望,让天下人看清他麒麟皮下的虎狼之心,則其根基必然松动。树倒猢狲散,到那时,袁绍纵有雄兵十万,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堪一击。”
曹操沉吟片刻,终于开口:“先生所言极是。然則如何断其根基?”
“一,发檄文。”贾诩起身,手指舆图,“需以最快的驿骑,将檄文抄本送往各州郡、各路諸侯营中,甚至要张贴于城门要道,令天下士人百姓,贩夫走卒,皆可闻之。其一,当字字泣血,痛陈国贼董卓祸亂朝纲,致使天子蒙尘,宗庙为墟,社稷飘摇。此为引子,用以唤起天下忠义之士的同仇敌忾之心,此为尊君。”
他的手指顿住,继而重重一点,“其二,笔锋急转,直指袁绍。斥其身为盟主,坐拥大軍,却不思进取。反而心生异志,妄议废立,此乃不忠!放任盟軍涣散,只图扩张自家势力,此乃不义!其行径,实乃董卓之续,汉室之巨蠹!此为討逆。此檄文一出,明公便占尽道义,而袁绍,則百口莫辩。”
曹操尽量以平和的心态消化这些信息,缓缓点头。
“此檄文一出,天下百姓,看到袁绍这等世家门阀只顾私利,而明公却为国为民奔走呼号,人心向背,岂非一目了然?到那时,明公便如立于山巅之上,手擎汉室大旗,占尽天理、国法、人情!”
曹操的呼吸微微一滞,他已经想到了这封檄文傳遍天下时,袁绍那张涨成猪肝色的臉。
这不仅是断了袁绍的根基,更是在
天下人心中,将袁绍世家的金字招牌,狠狠地踩在了脚下。
而自己呢?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灵魂深处。
自己,这个出身宦官之后,在世家大族面前永远抬不起头的曹操,将通过这道檄文,摇身一变,成为汉室最坚定最勇敢的忠臣。
所有的污点,都将被尊君討逆的万丈光芒所洗净!
天下人心所向,将不再是那个虚伪的袁本初,而是他,忠肝义胆的曹孟德!
这才是真正的霸业之基!
“哈哈哈哈哈哈……”
曹操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笑声雄浑畅快,充满了压抑已久的野心和一朝释放的狂喜。
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狂澜,再次走到贾诩面前。这一次,他的眼神里再无一絲一毫的怀疑,只剩下觅见知己的欣赏。
他郑重地对着贾诩,深深一揖。
“先生大才,操,今日方知!”
这一揖,拜的不是谋士,而是开辟霸业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