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让观众更大程度地感觉到他们两支队伍的区别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他们今天就要踩在幻觉的头上,当垫脚凳。
前奏节拍终于进完,进入到正常旋律,吉阳冰也可算是松了口气,开始按照之前的排练继续往下推。
聚光等下,薄言往前走了半步。
他的嘴唇贴近话筒,电吉他的弦猛地拨弄。
“寂寞的星,缠绕的萤。
每一口咬下去都酸涩的冰。
躁动不安的空气,不间断的虫鸣。
夏天浸在粉红色草莓里,正中眉心,而我,止不住地想你。”
节拍极快的一首摇滚,他每一个字都是从胸腔中爆发出来的,跟之前的慵懒风格不同。
这完全是轻快、充满生命力的一首歌,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唱一首夏日黏腻的情歌。
青春洋溢的曲风瞬间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他们在前面加长的二十秒里已经有过热身。
现在主唱一开口,更是直接上头。
电吉他的存在感也愈发凸显,但因为前面大家都被鼓手带着走,整个大脑的共鸣音律都还是那些鼓点。
所以人群依旧被架子鼓调动着。
灯光场控意识到他们今天的调整,低声用对讲机交流着。
“他们是不是临时加节奏了?之前跟我们谈好的好像不是这个方案。”一开始,所有的灯光只是给到主唱。
一个乐队是一个团队没错,但整个舞台要有一个人控场,这个人通常都是主唱。
主唱存在的意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们是整个舞台情绪的发动机。
乐队表演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应,只有把视觉和听觉都集中在一个人上,才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BlueSeaAndDie。
这支乐队最耀眼的,最吸引人目光的一直都是主唱。
之前沟通的时候也是,说灯光只要给主唱一个人就好了,但灯光师好歹也是在圈内混了很多年。
舞台上依旧热烈,灯光不断交错,照耀在人群和舞台之间。
“我感觉他们今天…好像是鼓手在带节奏。”
“鼓手?”
“是,因为临时加了一段,所以现在鼓手的存在感变得很强。”
“那你的意思是…?”
“下一段SOLO,给鼓手一段光!”
如果舞台上有什么情况,他们会有手势示意的,但现在很明显,主唱微微侧身的方向。
他在让出位置和存在感。
给鼓手更多的光。
成熟的灯光师要明白表演者的需求。
表演进了间奏,这一段本来是电吉他存在感更强的节拍,但薄言明显是调整了拨弦的方式。
他再一次把表演的空间挪出来给了池冬槐。
方时听到他动静的时候都吓了一跳,吉阳冰更是,要不是现在还在表演,他已经把薄言吊起来质问了。
草,疯子,全是疯子!
本来以为池冬槐临时使用之前废弃方案,加长版前奏就已经很冒险了,现在还遇到个更神经病的!
一点提前的沟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