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明媚如花的女子,秦封不由回想起昨日……
昨日她那番如泣如诉的哭喊,字字锥心,将一场“欺君罔上”的大戏收束得恰到好处。
当然,这也让秦封有些忌惮——
萧瑶,定然是看出了什么。
想到此节,秦封目光再度落在萧瑶那张含着浅笑的绝美脸庞上,眸若点漆,深不见底。
“殿下可知,王府在西平郡,如今有多少产业?”
秦封摇头。
他入王府不过几日,对于这些尚不清楚。
“拢共七处。”萧瑶如数家珍,指尖在案几上轻轻点过,仿佛勾勒出一幅商事舆图,“城东的‘望江楼’与城南的‘醉仙酿’酒坊,还有毗邻的‘云来’、‘悦宾’两家客栈,西市口的‘汇通’牙行,以及新设的‘安顺’镖局。”
她身子微微前倾,笑着解释道:“妾身布这些产业,不是为了赚小钱。”
“醉仙楼连酒坊,是攥住民生刚需,西北苦寒,酒水几乎是必不可少之物;客栈守要道,是盯紧人流货流;牙行掌中介,是攒下本地信誉;至于镖行……”
萧瑶抬眼,目光微凝:“明面是护送货物,实则借此摸清周边商路、关卡、乃至各方势力盘踞情形,其价值,远非银钱所能衡量。”
“只有环环相扣,才能把商利攥稳。”
秦封心头讶然,正如萧瑶所解释的那般,这些产业看似分散,实则环环相扣,形成了一张初具雏形的商业与情报网络。
“殿下可知,这些产业是妾身来西平前多久布置的?”萧瑶又问。
秦封还是摇头。
“不足一月光景。”萧瑶语气平淡。
秦封眼底掠过一丝讶异。
区区一月,置办下这些产业已属不易,而那牙行与镖局,更非光靠砸钱就能迅速站稳脚跟的。
牙行需积累人脉信誉,镖局需打通官府关节、网络江湖好手,其中关节繁琐,绝非易事。
“时间仓促,许多关节尚未来得及细细打磨。”萧瑶解释道,“但唯有先立起架子,才能尽快让银钱流动起来,也能让王府的耳目,遍布这西平郡的角落。”
看着萧瑶侃侃而谈,眉宇间流转着自信与从容,竟觉得她周身似有微光……
褪去了平日的温婉,此刻的萧瑶像握着算盘的谋主,每一句话都透着精准的算计,却又不让人觉得市侩。
“殿下,妾身可以保证。”
萧瑶伸出一根青葱似的手指,语气斩钉截铁,“只要郡守府不从中作梗,一切按市场规矩,一年之内,妾身必能将西平郡近三分之一的民生商利,尽数纳入王府囊中!”
“再一年,”她手指收回,成拳虚握,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魄力,“妾身有把握打通陇上与西平之间的商路。”
“陇上是萧家的根基所在,皮毛、药材、战马是特产;西平靠边境,盐铁、布匹、瓷器是紧俏货。两地货流连为一体,陇上的货能借西平外销,西平的货能入陇上腹地……”
“届时,王府的商贸流水,至少翻三倍。便是郡守府想卡咱们的脖子,也得掂量掂量!”
沉吟良久,秦封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探究:“萧妃与本王说这些,是为何意?”
萧瑶突然造访,剖白至此,他隐约猜到萧瑶的心思,却想听听她自己怎么说。
萧瑶却不直接回答,反而继续问道:“殿下可知,妾身的嫁妆,具体数额几何?”
秦封眉头一挑……
原主当年为了萧瑶的嫁妆,没少费心思,却被她严防死守,连半分都没拿到。
此刻她主动提起,倒让他有些意外。
秦封摇了摇头,坦言道:“不知。”
说实话,秦封对这笔嫁妆并不在意,他这人自小练拳,骨头硬,吃不得半点软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