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放任地方割据之势萌芽,恐将埋下分裂隐患。而明州地处要冲,水陆交汇,资源丰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如此重地交予一人之手,怎不令人忧心忡忡?而且,早有不少人盯着明州这块肥肉。二皇子褚瑞泽第一个坐不住了。明州靠海,拥有大秦最大的港口临海港。每日进出的货船数以百计,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一年光港口税收就占了国库十分之一,堪称大秦财政的命脉所在。这地方早被褚瑞泽暗中控制多年。他在当地安插亲信,扶持商户,暗设关卡,早已将明州视作自家私产。虽然前阵子他在这儿的产业被容昭公主雷霆手段收拾得七零八落。那些他辛苦经营多年的走私渠道、私设税坊和隐匿田产,全都被查抄查封。但他毕竟是皇子,背后有势力支撑,手下有人脉资源,重新搭起来并不难。只要时机一到,他便可卷土重来。他悄悄给自己的心腹使了个眼神。礼部尚书张远正巧就是二皇子一派的坚定支持者。平日里虽不张扬,却在关键事务上始终站在褚瑞泽一方。此时他接到暗示,心头猛地一紧。他心里直打鼓,额头隐隐渗出细汗。平时耍点小手段,在背后议论几句,暗中挤兑一下公主也就罢了。可现在要他站出来当面顶撞公主,他是真没这个胆子。前任礼部侍郎张扬就是硬刚公主的下场。不仅被削去官职,贬为庶民,还被流放岭南,至今音讯杳然。听说他每夜噩梦连连,闭眼都不踏实。那血淋淋的教训,他可记得清清楚楚,丝毫不敢忘怀。再说了,这时候跳出来,不但得罪权势日盛的容昭公主,还得罪一向偏袒她的元武帝。一个不慎,便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谁叫他早早就上了二皇子的船呢?退一步,则满盘皆输。进一步,或许还能搏一线生机。张远能在尚书位置上坐稳十余年,自然不是省油的灯。他为人圆滑老练,深谙朝堂生存之道。既懂进退,也知分寸。他摸着花白的胡子,低头沉吟片刻。终于,他往前走一步,躬身行礼。“皇上,容昭公主身份尊贵,功在社稷,得一州供奉也合情合理,臣并无异议。”顿了顿,他又缓缓接道:“但按大秦祖制,讲究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如今六位皇子都已成年开府,各自立府建衙,门庭俨然。是不是该先给他们定下封号和封地,以彰天家秩序,安天下人心?”这是个老练的招数。他把所有皇子都扯进来,一旦开启封号、封地之议,必然引发各方争夺。明州这块肥肉,届时便不再只是容昭所得,而是所有皇子角逐的战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背后的主子褚瑞泽自然有机会浑水摸鱼。元武帝淡淡回了一句。“皇子们的分封诏书早拟好了。惠安,宣旨。”“是,陛下。”内侍总管惠安立即应声而出,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绫圣旨。其实元武帝向来防着藩王做大,深知历代乱局多由诸侯坐大而起。他登基以来,始终坚持中央集权,对宗室诸王严加防范。他一直没给儿子们分封,就是不想让他们去地方掌权,掌握军政财赋,形成独立势力。一旦离京就藩,便如猛虎归山,难以制约。另外,他原本打算挑一个儿子当太子,作为储君培养。但他迟迟未决,并非犹豫能力,而是想借此观察诸子品性。顺便看看谁对容昭公主真心实意地敬重拥戴。不因她无母无兄弟而轻慢,就立谁接班。可“真心”这种东西最难看清。面具之下,谁知是忠是奸?做父亲的左思右想,反复权衡,今日觉得此人敦厚,明日又觉彼子精明,于是拖来拖去,便拖到了今天。如今,这两个难题都被容昭自己解决了。她主动请封明州,既彰显功绩。又避免诸子因封地之争而内斗,无形中为父皇排忧解难。按规矩,皇子分封后,可以留在京城,也可以只是挂个名,不给实封。但必须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比如犯了错或德行不佳,方能名正言顺地延后就藩。元武帝之前愁的就是没有合适的借口。若无故拖延,难免遭人非议,说是偏心或优柔寡断。可如今不需要了。容昭主动请命镇守边州,名正言顺地拿走了最富庶的明州。其他人即便眼红,也无法公然反对。这样一来,其他皇子反倒成了“未能立功受封”的一方,理亏在先。他那厉害得离谱的闺女,她名字一出,什么规矩礼法都得靠边站!惠安展开那卷明黄色的圣旨,动作端庄而从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大皇子褚瑞轩为怀德王,赐府邸一座,黄金千两,绸缎百匹;二皇子褚瑞泽为嘉肃郡王,赏银五千两,良田百顷……诸王当以国事为重,亲近贤人,远离小人,不得结党营私,不得擅调兵马,违者,依律严惩不贷……钦此!”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鸦雀无声。皇帝这是怎么了?下手这么狠?这哪里是分封皇子,分明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打压与警告!六个皇子,一个实权职位都没有授予。既无节度使,也无兵权,甚至连地方监国的虚名都未给予。其中居然还只封了个郡王!褚瑞泽,堂堂二皇子,位居长幼之序第二,却偏偏在兄弟之中被刻意降格。其他人倒是有金银、宅子、仆从、赏赐。可这些身外之物,跟真正的权力相比,简直如同儿戏,不值一提。难道……除了容昭公主,这些皇子就都不是元武帝亲生的吗?莫非这些年宫廷之中另有隐情?新封的嘉肃郡王褚瑞泽,彻底绷不住了。“父皇!儿臣……儿臣到底做错了什么!请父皇明示!”皇子成年,封个郡王,原本也算说得过去。尤其是在皇权集中、忌惮藩王坐大的如今朝局中,这样的封爵本不稀奇。可问题在于,六个兄弟一块受封。唯独他低人一头,连个亲王都不是。其他兄弟皆称“王”,唯有他,仅是个“郡王”。这一字之差,身份立判,尊卑分明。:()公主气运爆满,清冷首辅日日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