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霁被逗笑了:“听起来像是黑社会开的诊所。”
“那叫特色!”周炽凑近些,眼神认真起来,“说真的,林霁。拳击我是打不了了,但总得找点事做。跟你一起帮助那些需要康复的人我觉得很有意义。”
两人就这样一拍即合,开始认真规划起来。接下来的几天,公寓客厅变成了临时策划中心,到处摊着图纸、预算表和各种医疗设备目录。
第一个争论焦点是诊所名字。
“叫‘炽霁康复中心’怎么样?”周炽提议,“霸气又文艺!”
林霁摇头:“太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不如叫‘霁康医疗’。”
“太平淡了!要让人印象深刻!”周炽反对,“要不叫‘拳王医生’?突出特色!”
林霁无语:“我们是正经医疗机构,不是擂台。”
争论持续了好几天,最后在靳屿的“调解”下达成妥协——“霁炽之家”,既包含两人名字,又强调温馨专业的氛围。
“虽然还是有点土,但比某些人的‘拳王医生’强多了。”林霁勉强接受。
周炽得意洋洋:“我就说我的创意好吧!”
选址也是个难题。看了好几处都不满意,不是太小就是位置不好。直到某天沈砚无意间提到:“沈氏在新开发区有栋物业,一层临街商铺还空着。可以考虑给你们优惠。”
去看场地时,两人都惊呆了——空间宽敞明亮,层高足够安装康复设备,后院还能改造成小型运动场。最巧的是,隔壁就是一家艺术疗法工作室,正好互补。
“就这儿了!”周炽拄着手杖转了一圈,兴奋地说,“这地段,这格局,完美!”
林霁比较理性:“先做预算。虽然沈总说给优惠,但装修、设备、人员成本都不低”
周炽拍拍胸脯:“钱的事我想办法!这些年打拳的奖金还剩不少,再加上代言费”
“不行。”林霁打断他,“那是你的养老钱。我有些积蓄,可以先启动。等盈利了再说。”
两人又为出资比例争论起来,最后决定各出一半,周炽嘟囔:“哪有这样的,谈恋爱还要aa制”
设计阶段更是笑料百出。周炽非要在大厅放个拳击沙袋:“多酷啊!病人等着无聊时可以打两拳发泄!”
林霁坚决反对:“我们是诊所不是健身房。要放就放些舒缓的装置艺术。”
最后还是靳屿出面调解:“简单!沙袋放康复区当训练用具,大厅我免费赞助个艺术品~保证既艺术又治愈!”
设备采购时,周炽仗着“久病成医”的经验,非要买最贵的康复器械:“一分钱一分货!这玩意我用过,效果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