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萧非面露苦色,连忙低头行礼:“陛下,臣可从来不偷懒,也不敢偷懒,臣一早就去了长乐宫请安,还向太皇太后请示火炕使用可有需要改进之处。”
“你啊!你啊!”刘彻忍不住轻笑两声,“这事昨日太皇太后就派人来禀过了。”刘彻从案几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太皇太后说,这火炕暖和得很,来人还说连殿内熏笼都撤了。”刘彻忽然挑眉,“你这么早去长乐宫请安,可赏你什么了?”
萧非听见刘彻的轻笑声,抬起头来,“回陛下,赐了一对白玉壁。”
刘彻活动着肩膀,走至萧非面前:“太皇太后都赏了,朕也不能小气。”似笑非笑的打量着萧非。
萧非听见刘彻要赏赐他,眼睛不自觉的露出渴望神色。
刘彻打趣萧非:“你说我赏你点什么好呢?”
“什么都行陛下。”萧非发现自己刚刚的样子有点丢人,连忙低头。
刘彻看萧非这个样子,不再打趣他,转头对正在搬运竹简的宦官吩咐,“派个人,去少府取二十金来,送到酂侯府中。”又转回头对萧非说,“朕觉得,以你的性子,赏你珍宝古玩你也不懂,最后也是堆在府中库房里生灰,不如赏金实在。”
萧非连忙点头:“还是陛下了解臣,臣谢陛下恩赏。”
“别低着头了。”刘彻指着案几上的简牍奏章,“不用你出什么主意,一会给朕分门别类放好。记住朕让你拿那个,你就拿那个,别拿错就行。”
萧非像小鸡啄米一样点着头,跟在刘彻身后来到案前。
刘彻立刻进入工作状态,萧非也挽起袖子,开始整理这些简牍奏章。他先按郡国分开。河东的、南阳的、陇西的;再按轻重缓急排序,紧要的比如赈灾放在最上层,不紧要的比如哪里有异象啊这些放在最下面。刚开始还算顺手,只是时不时需要将刘彻要的奏章简牍递过去。
萧非好不容易将案上的简牍奏章分门别类放好,又接过宦官递过来的简牍奏章一一放好,刚想轻松轻松。
殿外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三名谒者各抱着一摞简牍奏章进来,将这些堆在侧边的黑漆案几上,转眼就摞起半人高。
“继续分门别类。”刘彻头也不抬地吩咐。
宦官立刻一个一个的递给萧非,萧非看一眼后马上按照刚才那样放好,最后居然变成机械性工作了。终于将刚刚三名谒者的弄完。
刚刚轻松一炷香的时间,又有新的简牍奏章源源不断送来。萧非额上渐渐沁出汗珠,刘彻抬头看了一眼萧非的表现,满意的点点头。
殿中的铜漏滴答作响,往常数着时间上值的萧非,今日无暇顾及。
“快到午时了。”刘彻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萧非这才从忙碌中抬起头,脖子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发出轻微的“咔嚓声。
“走,一起去用膳。”刘彻站起就要转身去后殿。
萧非摇摇头,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在抗议心想:“和你再去用膳,我得憋死。”壮着胆子提出想了个借口:“陛下,我想出去透口气。”
刘彻挑了挑眉:“哦?宫里准备的膳食可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
萧非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陛下,下午还要上值,我想静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