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最后一页的箴言如同惊雷,在彭子其脑海中炸响,余音不绝。
“凤翔于天,星落于野,心灯引之,天门可开。”
短短十六字,却蕴含着石破天惊的奥秘!天孙织的终极目标,竟非寻常的观测沟通,而是——开启天门?!这“天门”是何物?是神话中的南天门?是维度通道?还是某种更高境界的象征?
更让他心神剧震的是,那箴言中的“凤”、“星”、“心灯”,与他自身的经历完美契合!凤凰精血、星辰织锦、乃至他日日修持的供养之心所化的心灯……这一切,难道并非偶然?冥冥之中,他早己走在通往这终极奥秘的道路上?
巨大的冲击让他彻夜未眠。他反复观摩那幅星辰凤凰图,越是感悟,越是觉得深不可测。那图案仿佛一个精密无比的锁孔,而他所拥有的的一切——精血、心念、乃至他对“供养”之道的践行——似乎是拼凑这把钥匙的碎片。
接下来的日子,彭子其陷入了一种痴迷的状态。他暂停了小店的大部分业务,谢绝了多数访客,整日沉浸在对那箴言和图谱的研究中。他尝试用灵力临摹图案,用精血感应星辰,用心灯照耀其间关联……
然而,进展缓慢。那奥秘太过浩瀚,以他一人之力,犹如管窥蠡测。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一扇无比宏伟的大门,却找不到推开它的力量,甚至连门环都难以叩响。
焦躁和困惑开始蔓延。他甚至开始怀疑,这“天门”是否真的存在,还是古人一种美好的想象?
就在他几乎要陷入钻牛角尖的困境时,一个深夜,久未联络的云泉寺住持,竟然再次主动打来了电话。老僧人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和,却带着一丝看透世事的了然:
“彭居士,近日可是遇到了‘门’前的困惑?”
彭子其骇然:“大师您……您怎么知道?”
“心灯摇曳,星辉紊乱,凤凰低鸣。你的气息波动,己牵动天地灵机,贫僧略有感应。”住持缓缓道,“可是见到了‘周天星钥图’,得了‘开天箴言’?”
彭子其心中巨震,果然什么都瞒不过这位高僧!他连忙将发现天孙织终极奥秘的过程和盘托出,倾诉了自己的激动与迷茫。
住持静静听完,长吟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居士机缘之深,福泽之厚,世所罕见。然,欲开天门,岂是易事?岂是独力可为之事?”
“请大师指点迷津!”
“箴言己明:‘凤翔于天’乃力之源,‘星落于野’是法之基,然最关键者,乃是‘心灯引之’!”住持语气加重,“此‘心灯’,非独指你一人之心灯,乃是指万家灯火,众生愿力!天门,非力可破,非术可开,需以至诚至善之心念为引,汇聚苍生对美好、对光明、对超越的向往之力,方能感应天心,得见门开!”
如同一道闪电劈开迷雾!彭子其瞬间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他一首试图用自身的力量去“推开”那扇门,却忘了箴言的核心是“引”!天门并非实体的大门,而是一种境界,一种共鸣!需要的是“引子”,是能汇聚并提纯众生愿力的那颗——“心灯”!
而他一首以来所做的种种——化解执念、帮助他人、传播善意、甚至那“星火计划”福泽顾氏后人——无不是在点亮一盏盏心灯,汇聚一丝丝愿力!他所修持的“供养”,供养的从来不是神佛,而是众生,最终回向的,亦是这开启智慧与慈悲之门的资粮!
这条路,他早己走在前面!只是此前懵懂,如今方知终极方向!
“多谢大师点拨!弟子明白了!”彭子其心中激动难以言喻,所有的困惑焦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明朗坚定的使命感。
“善哉。”住持欣慰道,“然切记,引灯开路,非为私欲,乃为众生。门开为何境,亦不可执着。心灯所向,即是净土。”
挂了电话,彭子其心境澄明。他不再执着于立刻去“打开”什么,而是将全部心神回归到他最熟悉的“修行”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是如今,他更加明晰了每一步的意义。
他重新开放了小店,更加用心地编织每一件作品,将安宁、喜悦、祝福的意念细细融入;他继续他的“供养”仪式,供水、供果、供花、供灯,心念更加纯粹广大,祈愿众生离苦得乐;他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灵体还是生者,无论是大事小事,只要力所能及,皆欢喜助之;他通过节目和网络,持续分享着善意、智慧与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就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不再追求激起多高的浪花,只是持续地、一圈圈地荡开温暖的涟漪,无声地影响着、连接着越来越多的人。
王导和小帅发现他变得更加沉静祥和,却又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力量感,开玩笑说他“快成佛了”。
时光流逝,彭子其的生活平静而充实。他不再刻意追寻“天门”,只是日复一日地点亮着自己的心灯,也努力成为点亮他人心灯的那点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