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雷暴山范围,外界那浑浊暗黄的天空与燥热的沙风,反而让向之礼感到一丝莫名的“宁静”。
三年与雷霆为伴,耳中似乎还残留着那永恒的轰鸣。
他运转《金罡诀》,灵力奔腾如大江,畅通无阻,再无丝毫滞涩,甚至因雷霆淬炼而更显精纯凌厉。
肌肤之下,暗金骨骼隐现宝光,气血运转间带起风雷之音,举手投足皆蕴含着接近化神肉身的恐怖力量。
他取出天沙星砂引,神识沉入。
浩瀚星图之上,除了标注险地与资源点,还有一些风清扬游历天沙时发现的、疑似古修士遗留的痕迹标记,大多模糊不清,语焉不详。
其中一处,位于雷暴山西北方向约数月路程的一片被称为“千窟山脉”的地域,标注着“疑有古修洞府残迹,阵法残留,危险不明”。
“千窟山脉……”向之礼目光微凝。
古修士洞府往往意味着机缘,也可能是陷阱。
但如今他实力大增,正需寻找进一步巩固修为、甚至窥探化神奥秘的契机,此地值得一探。
确定方向,他身形化作一道淡不可见的流光,低空掠行,速度比三年前快了何止一筹,却更显举重若轻,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不再轻易激起灵气波动。
数月后,一片奇诡的山脉映入眼帘。
与其说是山脉,不如说是一片巨大无比、被风沙侵蚀得千疮百孔的化石森林。
无数根高达千丈、形状各异、通体呈现出灰白化石色泽的巨柱耸立在大地之上,巨柱之上布满了大小不一、深不见底的窟窿,狂风穿过这些孔洞,发出各种鬼哭狼嚎般的呜咽声,扰人神识。
此地灵气比外界更为稀薄混乱,还夹杂着一股腐朽死寂的气息。
向之礼收敛气息,如同幽灵般潜入其中。
根据星图模糊的指引,他在错综复杂的化石林窟中穿梭了数日,避开了几处散发着危险气息的妖兽巢穴和天然迷阵,终于在一处极其隐蔽的、被半截坍塌化石巨柱掩盖的山壁前,发现了一丝微弱的异常波动。
那波动极其隐晦,并非灵力,也非妖气,更像是一种……即将彻底消散的空间褶皱残余。
若非他初步领悟了一丝空间法则的弦动,绝对无法察觉。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堆积的化石碎屑,露出一面光滑如镜、却布满细微裂痕的黑色石壁。
石壁材质非金非玉,触手冰凉,竟能轻微吸收神识。
波动正是从石壁内部传来。
“隐匿阵法?而且是以空间手段布置的……”向之礼眼中闪过一丝讶色。
这种布阵手法,与他所知的大晋阵法迥异,更为高明古老。
他没有贸然攻击,而是盘膝坐在石壁前,磅礴的神识如同最细腻的水流,缓缓渗透过去,仔细感应着那残存波动的每一丝细节,寻找着阵法运转的规律与破绽。
这一坐,又是半月。
期间,他遭遇了数次凶险。
一次是神识触碰到了某个残留的防御反击禁制,引发了一道无形空间刃的切割,被他以接近化神的肉身硬抗下来,只在手臂上留下一道白痕。
另一次则是惊动了栖息在附近窟窿里的一群以吞噬残魂能量为生的“噬神蝠”,虽只是五六级妖兽,但数量成千上万,悍不畏死,被他以新炼成的紫霄雷元真种之力,一招范围雷法尽数剿灭,空气中弥漫开焦糊的味道。
半月的研究,收获巨大。
这残阵虽己破损严重,但其核心原理却让他大开眼界。
它并非单纯依靠灵力驱动,而是巧妙地引动了此地微弱的地脉之力和某种恒定的星辰之力,再以空间符文将其扭曲、折叠,从而达到隐匿和防御的效果。
其中蕴含的空间运用技巧,比他自行领悟的粗浅法门精妙了何止百倍!
“原来空间之力,还可如此运用……借天地之力为己用,而非纯粹依靠自身修为蛮横撕扯……”他若有所悟,感觉自己对空间法则的那一丝感悟,正在被迅速梳理、深化。
终于,在某个星辰之力与地脉之力交汇产生微弱变化的时刻,他捕捉到了这残阵最薄弱的一个节点!
他并指如剑,指尖凝聚的不是狂暴的灵力,而是高度凝练的神识混合着一丝微弱的空间法则波动,对着石壁左上角三寸七分一处毫不起眼的细微裂痕,轻轻一点!
嗡!
石壁表面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那光滑的镜面迅速变得透明、虚幻,最终无声无息地消散开来,露出后面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黑黢黢的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