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默默记下,忽而问:“燕国那边态度模糊,要不要加点筹码?”
诸葛俊沉吟片刻:“派个老成持重的使臣去,带口信给燕王——若愿中立,明年秋猎,朕亲自赴会,共议北方牧权划分。他若点头,咱们就在边境设互市,让他抽三成税。”
房玄龄倒吸一口凉气:“您还真敢许这么大好处?”
“许出去的是利,拿回来的是势。”诸葛俊目光如炬,“司马氏现在全国征兵,国库早空了。咱们反倒有钱有粮,这时候不出手笼络人心,更待何时?”
魏征终于露出笑意:“如此一来,晋国使者走到哪儿,都会碰一鼻子灰。”
“不止是灰。”诸葛俊拿起朱笔,在地图上一圈圈标出红点,“我要让他们像丧家之犬,过城门被盘查,住客栈没人敢接待,送国书没人肯收。等他们灰溜溜滚回去,就知道什么叫众叛亲离。”
命令逐一下达,房玄龄执笔拟定文书,魏征安排巡查路线,殿内墨香浮动,纸页翻飞。
临近午时,第一批使者己整装待发。诸葛俊亲自送出宫门,看着那几队车马缓缓驶向不同方向,久久未动。
回殿后,他坐在原位,翻开刚刚送来的第一份《商情快报》。
“吴地陈氏商行宣布退出晋蜀中转贸易,转投成都万商联盟;南越溪峒三部拒见晋使,己派子弟随蜀商学习冶铁;疏勒驿使回报,蜀锦抵达王庭,国王大喜,当众焚毁旧约……”
他一页页看下去,嘴角微扬。
傍晚时分,魏征再次入殿,手里拿着一封密报:“晋国东线使者在庐陵被拒入境,守将按令行事,连城门都没开。西线那边,龟兹回书己到,愿断往来,换取我方修路承诺。”
诸葛俊点点头,提笔在地图上又添几笔朱砂标记。
房玄龄随后进来,面带喜色:“吴地两大士族联名上书,请求将新设官市永久化,并愿出资共建学堂。”
殿内气氛渐松。
诸葛俊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腕,忽然道:“传令各边关斥候——从今日起,凡发现晋使所至之地,三日内削减该地商配额一成。让他们记住,谁沾晋国,谁吃亏。”
房玄龄笑道:“这招够狠,以后怕是连个小村寨都不敢给他们口饭吃。”
魏征也难得露出一丝轻松:“晋如孤雁,再难成群。”
诸葛俊走到窗前,夜风拂面,远处宫灯次第亮起。他望着漆黑夜空,低声说道:“那就让它飞一阵。飞得越久,摔得越重。”
他转身,对内侍道:“明日早朝,议边军轮防之事。”
话音未落,门外脚步声起,一名影鳞密探跪在阶下,双手捧着一封火漆密函。
诸葛俊接过,拆开只看了一眼,眼神骤然一凝。
函上写着:燕国边境突发调动,三千骑兵己越过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