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注定是全网的不眠之夜。
#废品站手搓液氧#
#卷王刘吃桌子#
#声波制冷技术#
#手搓量子冰箱#
一个个离谱又真实的词条,死死地霸占了所有社交平台的热搜榜首。
各大官媒,从《群众日报》到《种花社》,都罕见地在深夜转发了林钧的首播切片。
配上的文字充满了赞叹。
——“高手在民间,科技当自强!”
——“一位来自废品站的‘扫地僧’,为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
林钧这个名字,和他那个“废品站里出科学”的账号,以一种野火燎原的姿态,烧遍了整个华夏互联网。
第二天,清晨。
阳光透过小院里那棵歪脖子树,洒下斑驳的光影。
林国栋正蹲在门口,手里拿着个褪色的搪瓷缸子,一口一口地喝着稀饭。
他以为今天门口会被那些记者和看热闹的人堵得水泄不通。
但出乎意料的,外面安静得很。
没有记者,没有粉丝,甚至连平时收破烂的同行都没来。
只有一辆黑色的,车牌号极其普通的红旗轿车。
安安静静地停在废品站对面的马路边,与周围破败的环境格格不入。
“吱呀——”
车门打开。
一个穿着白色衬衫,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西十多岁、气质儒雅的中年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径首朝着废品站门口走来。
林国栋放下搪瓷缸子,站起身。
有些警惕地看着对方。
“同志,你找谁?”
中年人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他先是很有礼貌地对林国栋点了点头。
然后才开口,声音温和而清晰。
“请问,这里是林钧同志的家吗?”
林国栋还没回答。
里屋的门开了,一晚上没睡,眼睛里却闪着精光的林钧走了出来。
他身上还是那件油腻的工装,头发乱得跟鸡窝一样。
中年人看到林钧,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