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运气确实衰到没顶了,就这么一眼,他手拿66,第三张牌开三边,竟然是8,一败涂地。
父亲虽然有些事很混账,不得不说他最大的优点是对奶奶很好,那天,奶奶没有多说什么,就将其带离了那个深渊。
我不知母亲知道与否,抑或是见怪不怪。
正常来说,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容忍自己丈夫的好赌,但这种现象放到农村,好像是司空见惯。
一个暴论是,如果人们没有亲人被赌博祸害得很惨,他们不会觉得赌博是个很罪恶的事情,只当是个寻常消遣。
大部分农村女性,带着这种认知;我之前讲过,父亲,他看似赌瘾不少,总妄想不劳而获的行单,但好像确实没有影响到家庭经济太多。
这是母亲能淡淡然看待的原因,也可能是埋藏于心,只是一种最有利于家庭和睦的妥协罢了。
那天恰好是周末,母亲心血来潮,取出娘家带回来的一些材料,包了粽子,并随口跟我说了句,今晚不煮饭了,我也没当真。
以往包粽子也会煮饭啊,主食多少得吃点。
当从赌局中回到家,已经差不多天黑。母亲淡淡地看了父亲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今晚没有煮饭,吃粽子吧。
父亲脸色更加阴沉,径直上二楼去了。
而奶奶面露无助辛酸的表情,不是为我父亲,而是她有糖尿病,一般得吃一点点米饭加肉类,她还习惯了吃点青菜,我辛酸的是母亲仍旧没有刻意照顾,甚至直接忽略了她;随着母亲这一出,高龄的老人,恐怕要踉踉跄跄地自己动手。
没人在家,尚且能够接受,如今有人在家尚且这样,就更令人痛心了。
我真不得知奶奶以前是怎么天怒人怨的对待母亲,以致于如今有如此深的隔膜;但在我有记忆以来,奶奶真的没做过什么过分的事啊,甚至乎,在母亲没工作的某些日子,母亲生病了,奶奶还会通过我转交看病的钱给母亲,用不用得着另说,至少那份关切在我看来是真的。
所以无论母亲有意无意提及过往,我始终无法完全理解她有时候的过分“刻薄”,对待的是如此亲我宠我的奶奶,小孩子天然亲近奶奶,这样一来,母亲有时候成了我内心对立的角色。
三个都是我最亲最爱的人,但他们互相之间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说到底,有些感情倾向是成长经历铸就的,在某些事情上,我更站父亲和奶奶。
而我为他们说话,会招致母亲的极致愤怒,女人变得不可理喻,我不敢对抗到底,但内心滋生了一点忿恚。
我一直渴望一个时机,碾碎这种强制的威权。
奶奶打算自己动手了,但也不敢埋怨,不过免不了自怨自艾自言自语,听得人心烦意燥。
老人的“凄惨”独白,显然传到了二楼;当看着奶奶无助的背影走向家门口的菜地,于心不忍的我追了上去,感受到这种情绪,我还让老人自己动手,那就是我的不对了。
与此同时,我好像看到父亲,也大踏步地走了下来。
当我摘完青菜回来,虽然短短时间,我却能感受到气氛更加凝重压抑,奶奶坐在沙发上,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可怜无助,发红的眼睛看了我一眼,似乎她流泪过。
而客厅那边,母亲露出讥嘲的神态,吃着粽子。
我推测,我离开的那小段时间,父母一定发生过争吵,短暂但杀伤力巨大;奶奶是因为无法阻止,但又揪心于自己儿子儿媳的关系崩坏,老人家,恐慌之下,只能默默流泪了。
母亲看到我,就提高了声音,冷哼一声说道,“不吃拉倒,我可不惯着他”,“粽子吃不饱你啊,要吃自己不会煮啊”。
我知道,她说的是父亲。然后是咬牙切齿,“赌输了就回家发脾气,算什么男人”,即使主角不在场,母亲还是满脸鄙夷。
看到这个态势,我如履薄冰,坐下来都显得诚惶诚恐,生怕有什么举动都会激怒母亲,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然后马上起身,差点忘了给奶奶切瘦肉以及煮饭洗菜……
做好这一切,我也挑起两条粽子,剥开放碗里,端着来到客厅。
当我吃完后,母亲含糊其辞地示意我,拿两条上二楼,他爱吃不吃。说着,母亲起身回厨房,不一会就将装了粽子的大碗放到我面前。
我没惹到父亲,应该不会向我发难,我麻溜地拿了上去,但看到他阴沉甚至是阴翳的脸色,放下后就灰溜溜地下楼了,还是有点后怕。
谁对谁错?我却是在家庭风暴中心了,沉重得透不过气。
到了一切事务完毕,我上楼回房躺下,在此之前,我不知道父母是否有过对话,只知道,那晚母亲回房的关门声,特别的响亮。
这是个步步惊心的夜晚,但我还是得睡了……不知道几点,月光如水,银辉洒满我窗前的地板,我惊醒了,但我完全不知道我到底是被什么惊醒,是一声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