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黑云压城
黑云压城,暴雨如注。
一条长街向下直直走向围着一圈围栏的海岸线,在相交时沿着围栏向左右分支。
史蒂夫站在斜坡式的滨海街道这头,他手里的伞握得紧,牢固,而那伞面在风雨里鼓动,出现变形,伞骨发出细微的难耐的嘎吱声。
他沿着道路向下俯视,扑来的风把这条街唯一的房子,也是在他旁边的房子门前的旗子刮得猎猎作响。
远处天空与海洋融为一体,混沌不堪,雨水与海水接连,形成一片浑浊起伏的海面。
乌云翻滚之下,海浪在大风的驱使下汹涌,一波又一波地冲上来,浪花高高地卷起,重重地落下,拍打、淹没着大半人高的水泥墩子带钢筋围成的栏杆,把靠近海岸,并不高耸的所有都给吞没,一堆垃圾。
海浪在狂风的驱使下,汹涌澎湃,一波接着一波地拍打着海岸,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海水与雨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浑浊的水域,汹涌地冲上海岸,淹没了一切低矮的区域和上面的物品。
海水最高已经能冲到这条两百米左右街道的尾部,把许许多多的树枝、塑料瓶、渔网、甚至船只残骸等垃圾一次又一次地堆上来。
栏杆在海浪褪去时短暂露出,在海浪冲上来时不见。
更高的树木则在风浪里辛苦支持,被风刮得绷起,海边的灯塔则被淹没了底下半截。
史蒂夫对这里有没有海水高度线并无所知,他站在那十分钟,目测十分钟后海浪比十分钟前冲得更高,垂直高度大概有一截食指长。
水涨得很快,风好像也在变大,风把史蒂夫伞的伞骨刮得脆弱不堪,纵使史蒂夫牢牢抓住把手,伞面也变形,向被一个巨人锤击,最终“哗”一声,伞面倒掀上去。
史蒂夫像举着一根棍子,棍子上端是个碗,雨水灌在里面,但更快地是伞骨折断,在史蒂夫手里变作一把垃圾伞。
雨水浇透史蒂夫,还是斜着浇的,他感到雨水进到了眼睛里,自己要变成一只鱼。
他抹了一把脸,走向旁边的房子前,发现这家早早把窗户都用木板、胶带给固定好,里面的主人家在楼上注意到了他,一直投来注视,似乎奇怪他在这里干什么。
“先生,请问海水高度线在哪里?”
史蒂夫的高声呼喊被风雨压得失真,模糊,他不由再次大喊,希望主人家能够听到并回答他。
对于主人家来说,就是有个奇怪的人在广播通知别外出的暴雨天气站在街上,一直站那站了十多分钟,连伞都被吹烂了。
莫不是脑子有毛病吧?
现在史蒂夫竟然冲着他家喊,主人家一开始没有回答,又张望了两下,发现他就是站在自己家门口,别的也不干,就问他什么海水高度线?
史蒂夫确定主人家看见自己了,他再一次高声喊道:“先生,请问怎么知道海平面现在多高?”
主人家这才算是理解到他什么意思了,冲着他喊道:“你得去验潮站!”
验潮站里有验潮仪,能够实时检测海平面高度等信息。
“怎么走?”
主人家大喊他不知道,要史蒂夫快点离开这里。
史蒂夫又狠狠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有雨水顺着他动作流进了他嘴里,他吐了两口气,湿漉漉的眼睛在一下一下越来越高的海浪与立在路边的房屋间来回看了两圈,不放心地冲主人家喊道:“先生,我等下就走,现在海浪变高了,你要小心有可能的海啸、龙卷风!”
主人家看了眼自己钉好木板的窗,觉得自己长期住在海边,哪还能不知道,认为觉得他大惊小怪,顿时喊回去:“快滚吧臭小子!这里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史蒂夫人到中年,或者说薛定谔的年龄,被听起来年纪并不老的主人家骂臭小子,嗯,无言以对。
他回头看了眼连接滨海街道的长海街,一路全是居民区,有一些渔民就生活在这里,史蒂夫往回走,一户户问,希望找到一个有这方面知识又心存忧患的人来了解情况。
大概是史蒂夫这副湿漉漉的样子加上大雨的天气,很多人家有人也不开门,任凭史蒂夫在外面摁门铃或者大声询问也不回应。
史蒂夫也不沮丧,快速换一家,只是这样真的太浪费时间了。
就在史蒂夫要把一边全问过一遍,在衡量自己下一步继续问另一边人家的结果和所花费时间是否能接受时,有人穿了雨衣跑了出来,站在这条街上的渔民餐馆门口对他挥手,大声道:“嘿,你有什么需要帮忙?”
史蒂夫惊讶地回头,几步跑到人面前,就见对方收起手,提着一把枪,雨帽下眼睛警惕地望着他。
这是一位颇为强壮的女士,她皮肤偏黑,脸上有海风吹拂和海浪拍打后留下的斑纹,在这风雨里仍然站得稳当,拿枪的手就像在拉渔网一样稳当。
史蒂夫没有再往前靠,站在原地冲她摆出空空如也的双手,然后说:“你好,女士,我发现哥谭很多街道发生内涝,我来到海边发现海平面还在上涨,海浪排墙一般高,天气预报通知还要下一天的暴雨,我担心发生洪灾,想问问验潮站在哪里,了解更多的数据。如果在情况更严重前能够提前做出预警和防护,灾难就能受到一定控制。”
女士疑惑地看着他:“你是谁,你叫什么?”
“我叫史蒂夫,目前是东区一个杂货店经营者。”
“你担心这些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