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这至关重要的一战,可千万不能输。
“杜大人!”
李铮走进孔庙道:“七大士族邀杜大人一战!”
在说服七大士族联手后,他李铮的名号如今可是响彻文坛。
甚至有人拿他和苏秦、张仪相比。
杜荷觉得此人口才不错,但所做也只是顺势而为,他又借了一缕东风。
文人们故意吹捧,也有针对他之意。
他站起身,看向陈叔达和众纨绔道:“走吧,看看他们要斗什么。”
他们走到孔庙正门前,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拾阶而上。
“怎会是他?”
陈叔达脸色大变道:“此人名叫王度,其父王隆在前朝开皇年间,以国子博士诏,向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国之得失。”
“文帝予以嘉奖,任忻州铜川县令,民望甚高,被称为‘铜川府君’。”
“铜川府君?”
杜荷笑了笑道:“这称呼有点意思。”
陈叔达眉头紧皱道:“他迎娶了裴氏为妻,生子五人,其中王通乃是前朝大儒,门徒众多,其弟子仿夫子门生作《论语》而编《中说》,影响颇广。”
“这王度便是王通的弟弟,历任御史、著作郎、芮城县令,著有《北朝春秋》和《隋书》,老夫曾看过手稿,并赞为‘良史’……”
杜荷猛地转身道:“你们?”
“没错,老夫和他是至交好友,老夫也没想到七大士族会选他!”
“这玩的是什么套路?他们就不怕他提前向你泄露文斗内容?”
“这倒不会,王氏早已有大族气象,而且我听从于你,立志当个种田翁之后,他已与老夫没有往来。”
王隆、王通、王度……
杜荷快速在脑海中搜索一番,发现王通正是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的祖父!
前世上学那会儿,他被老师逮着背《滕王阁序》。
没想到如今和王勃的爷爷辈斗上了。
必须得说,这王氏文采底蕴深厚。
就是不知这王度会为七大士族祭出什么撒手锏。
“杜大人。”
王度走到杜荷面前,颇为客套,反倒直接忽略了昔日好友。
“哼!”
陈叔达也是脾气大,甩了下衣袖后,也当不认识此人。
杜荷暗笑数声道:“王先生,请吧。”
王度捋着白须,闲庭信步道:“古人以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多以之谤之。”
“而至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纪。”
“身为先秦百家之一,小说家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然亦因其为小道,不为世人所重,终致弗灭。”
“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