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承胤愣了愣,想起这些日子太后确实说了几次要自己传太医看看的事儿。
“好,李福全,等会让太医在养心殿等朕!”
燕诏还要留下来和柳承胤商议柳若云提出的那个方案,具体的实施方式。
柳若云也自知不能再过太后的底线了。
于是便提出要先行离开。
只是在回摄政王府的路上,她像往日一样往外看去,却惊奇地发现能收到百姓们的跪地感谢。
“多亏了长公主啊!”
“是啊,咱们能有这么有勇有谋的公主,是咱们的福气!是大楚的福气!”
“公主殿下千岁!”
“公主殿下千岁!”
柳若云下了马车,看到季无忧正等在门口,有些不解:“怎么回事?这一路走来,怎么百姓都在夸本宫?”
季无忧嘿嘿一笑:“若云,你还不知道呢?这次从福寿门那伙人那儿救出好多的孩子,让他们免受苦难。”
“摄政王特意说了,是长公主殿下不顾自己的安危,又是打掩护又是出主意,这才能收拾了福寿门呢!”
百姓们都有自己的孩子。
就算柳若云救下的孩子们里没有他们的,他们也会觉得庆幸。
如果这种福寿门毒瘤不除,哪天他们的孩子就被偷走了都不知道呢!
“而且呢,边北灾荒的事儿,也被知道了,报销现在又拨了专人去解决这事儿,大家都说,你是观世音在世呢!”
这话倒是有些夸张了。
柳若云转过头,对春桃说道:“去告诉李指挥,这些夸赞本宫的风气,不可放纵成风,还要多宣扬摄政王和陛下的英明。”
春桃笑着应下了:“是,公主殿下。”
任何功劳,都不能越过皇上和摄政王。
柳若云不担心柳承胤对自己会有猜忌。
估计就按柳承胤对自己的信任,就算她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了,他还以为自己给他剃胡子呢!
但是自己在这件事儿上名声太大,宣扬出去,必然会让人怀疑柳承胤和摄政王的能力。
到时候还落得一个可以利用的把柄送到柳继烨手上。
那就真真吃力不讨好了。
回到府中,柳若云本来是打算再去看看书的,她也请了好几天假,后天的第二天考核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