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去岁来京后,因官话说的不大好,章氏除了去佛寺之外,平常一直待在家中甚少出门。
而经过上次在街上遇袭一事,章氏心有余悸更不肯出门了。是以如今她成日都待在寿春堂里,除了每日会在院中走走活动筋骨外,其他时候章氏都待在房中,要么和李妈妈说说话,要么就做针线活打发时间。
而章氏每日最期盼的,就是徐清岚下值归家后来探望她。
虽说她性子别扭,又因为宋宝琅的缘故,总对徐清岚说话带刺儿,但每次徐清岚过来时,她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尤其是今夜得知徐清岚还没用饭,章氏当即命人去为徐清岚准备饭菜的同时,又习惯性的念叨宋宝琅:“你那个媳妇儿哪里是个疼人的,她成日只顾着自己吃好玩儿好,压根就不操心你这个夫君的衣食。”
“儿子的衣食自然有底下人操持,母亲不必担心。至于簌簌出门赴宴,也是官眷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事。毕竟官眷之间的花宴雅集,并非人人都能收到帖子。而且这些花宴雅集也不是单纯的赏花看景那么简单,更多的其实是人情往来,甚至还与孩儿在官场上的升迁也有一定的关系。”
“我说她一句,你总有十句话回我。”章氏神色不悦,“罢了,你们之间的事我也懒得管。之前在街上行刺我那人还没抓到?”
这是章氏每日要问的事。
徐清岚摇摇头:“尚未。”
章氏闻言,脸色更不好了。但见李妈妈带着人进来摆饭了,她便道:“罢了,你先用饭吧。”
章氏至今仍吃不惯上京的饭菜,她院中的饭菜都是陵州带来的厨子做的。
“母亲可要再用些?”徐清岚了。
“我不吃了,你自个儿吃吧。”
徐清岚颔首,默然坐到饭桌前,拿起碗筷,章氏则坐在一旁吃茶。
屋内灯火暗淡,章氏看着徐清岚安安静静用饭的模样,不由想到了从前。
自从丈夫和大儿子过世后,就只剩下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了,章氏就将自己所有的希望全放在了徐清岚身上。
她逼着徐清岚读书,逼着徐清岚成才,逼着徐清岚将他兄长视作楷模。
如今徐清岚倒是如她所愿长成了她想要的样子,但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却好像越来越书院,尤其在徐清岚娶妻之后,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更是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章氏甚至都想不起来,上一次和儿子徐清岚用饭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母亲,我用好了。”徐清岚的声音唤回了章氏的思绪。
章氏回过神来,顿时皱眉道:“用饭须得细嚼慢咽,吃太快了对肠胃不好。”
徐清岚听见这话,身子一顿,脸上的神色顿时淡了不少。
其实他从前吃饭速度并不快,是章氏呵斥他,说他本就不如他兄长天生聪颖,如今就连用个饭都磨磨唧唧的,要如何能追赶得上他兄长。
可如今他长大了,章氏却又同他说,“用饭须得细嚼慢咽,吃太快了对肠胃不好。”
徐清岚心中只觉讽刺不已,但面上却神色冷淡道:“母亲说的是。时辰不早了,我就不打扰母亲歇息了。”
“你等等。”章氏没想到儿子用过饭就要走,她叫住徐清岚,“你那岳母不是口口声声说,她将你当她儿子一样看待么?她既将你当儿子一样看待,那我在街上遇刺那事,这么久都没抓到凶手,她是不是该让她娘家人帮衬一把?”
“岳母确实提过要请舅舅帮忙,但被我拒绝了。”
“你为何要拒绝?”章氏急了。
“母亲先前已怀疑此事是簌簌所为。此事若再由舅舅插手,只怕调查结果母亲未必相信,所以儿子拒绝了岳母的好意。另外母亲请放心,儿子打听过了,如今大理寺的官员与岳母和宋家并无干系,母亲不必担心他们徇私舞弊。”
章氏顿时被徐清岚这话气的仰倒,但却偏偏说不出反驳的话。
徐清岚朝她行了一礼:“母亲早些歇息,儿子先回去了。”
说完之后,徐清岚便掀帘出去,走进了融融的夜色里。
“郎君。”寿春堂有婆子立刻迎上来要为徐清岚掌灯,但却被徐清岚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