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南屋里的,可从不说谎,一是一,二是二,她说三大爷涨工资了,说不准真的涨了,乖乖,他家现在標准的三职工家庭呢。”
刘素芬顺利转移了火力,让大傢伙都对准了阎埠贵家。
刘海中瞪著小狗眼,肚子一挺:“行了,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都安静,”
院子里一片沉寂,三位大爷面面相覷,前阵儿他们还等著陈卫东被分配出四九城,他们好召开全院大会,立个规矩,但现在陈卫东就在四九城,事儿有点难办。
在院里万眾瞩目中,陈卫东拿著信件回屋,打开另外一封信,让陈卫东意外的是,另外一封信,竟然是三合屯的田招娣写的,想到那个青春,乾净,又漂亮的农村小姑娘,陈卫东嘴角上扬。
打开田招娣的信件,看著小姑娘淳朴的语言,歪歪扭扭的字体,有错別字,还有注音符號的字,总算陈卫东能看明白意思。
原来小姑娘那天给他包了饺子,追了一路没有赶上,现在还用他留下的写字本识字了。
“先生,谢谢特地给我留下的识字本,我会努力学习,缩小和先生的差距。”
陈卫东无奈,他哪里是特地给田招娣留下的识字本,他不过顺手而为,想著儘可能多的人学写字。
果然,男人和女人思维不一样。
还想著缩小和他的差距,能缩到多小呢?
看完信件,陈卫东没有著急给田招娣回信,想著等他到单位报到之后,再写信,正好將新的通信地址,寄给田招娣。
小姑娘好学,陈卫东不介意多培养。
陈老根:“卫东,分配通知下来了,什么时候去报到?”
陈卫东:“通知书上说三天之內去报到,我想宜早不宜迟,明天就去。”
田秀兰:“不在家里多住几天?你大姐她们还想回来和你聚聚。”
陈老根:“孩子工作要紧,別耽误孩子工作,你以为大学生要分配四九城容易吗?团聚將来有的是机会。”
陈卫东:“妈,等我工作稳定了,再一起吃个饭,到时候咱一家人照一张全家福。”
听著陈卫东的话,田秀兰心中高兴:“哎,好,听东子的。”
“爸,临走之前有件事,和你说一下,我妈,我大嫂侄子侄女,还有三个姐姐,都是四九城临时户口,这几年,四九城迁入户口,越来越难。
王主任的儿子冯鹏进了东城区组织部,我听他说,到年底,就要开始动员农民返乡,限制四九城人口。
我觉得在这之前,应该先將咱一家子户口挪到城里,至少人人都供应粮。”
这话冯鹏没说过,不过要说服陈老根,陈卫东需要有人替他背书。
陈老根:“那农村的地,可就没了,那是咱的根啊,万一將来。。。。”
陈卫东:“爸,咱建国都快八个年头了,要是能打,早就打起来了。
现在新国家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大鸣大放,农村尤甚,今年公布的徵购粮食指標三百五十亿斤,还是必须坚决收到。
但是夏粮的徵购,我看过数据,比去年同期少十几亿斤,按照这形势发展,农村口粮会进一步缩短,怎么缩?
说的就是不在农村种地的这一批人的人头粮。”
陈卫东没法说,五八年就要建立公社,到时候就不会按照人头分粮食,而是人人都靠工分吃饭,不在农村种地的,没工分,没粮食。
只能在城里买议价粮,五八年过去,紧接著就是最困难的三年,陈卫东家这情况,就是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问题。
陈老根:“你妈的户口,之前我去找过乡里,愿意给迁出,但是迁入四九城,能行吗?”
陈卫东:“你先去找王主任问问,要是行,就直接迁入,在城里至少还有每月定量粮。”
陈卫东这么说,是有把握的,因为扫盲班的事情,王主任欠了他一个人情,现在陈卫东又加入了四九城铁路局,街道办也想要和铁路局搞好关係。
换句话说,现在的陈卫东值得王主任投资。
毕竟人脉关係也是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