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茶话(求订阅!)
蔡明清引著陈玄来到一间临水的雅室。推开雕木门,但见:
一室清幽,三面书架环立,皆是紫檀木所制。架上典籍分门別类,有绢布包裹的竹简,也有线装的册子,书脊上的题签已有些泛黄,却仍能辨出当年墨跡的工整力道。
西窗下横看一张宽大的黄梨书案,左侧摆看一本蓝封线装书,右侧空处已摆好精致茶具。
“陈小友稍坐。”
蔡明清行至案前,从袖中取出一只巴掌大小的素白瓷罐,轻轻放在案上,隨后示意陈玄落座。
他提起铜壶,先以沸水浇淋紫砂壶。壶身遇热,渐渐泛出暗红光泽。
水汽蒸腾间,他文取天青茶碗两只,同样以沸水温烫。
陈玄目光掠过书案上那本《漱玉词钞》,含笑道:“蔡家主竟也读李玉安的词集,当真好雅兴。”
这位女词人的作品在世俗流传甚广,碰巧陈玄也读过几首。
蔡明清刚把素白瓷罐打开,正用茶则取出茶叶,闻言手上动作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陈小友竟也识得玉安居士?”
他將茶则中的茶叶轻轻拨入壶中,摇头轻笑,“不怕小友笑话,我读到那句『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时,还特意去她故居寻访。可惜斯人已逝,只剩院中芭蕉依旧当真是一桩憾事。”
说著,他指了指窗外,“这些芭蕉,便是我特意移栽於此的。”
陈玄转头望去。
窗外一汪清塘静臥,水面映著天光云影。几丛芭蕉临水而立,青葱翠绿,沙沙作响。
“玉安居士笔下的词句看似寻常,读来却字字真切,別有滋味。”
说著,蔡明清提起铜壶,向紫砂壶中缓缓注入水流,刚没过茶叶便即刻倾出,琥珀色的茶汤落入茶海。
蔡明清这番动作行云流水,显然早已熟稳於心。
他解释道:“这『赤霞云尖”是今年新采的春茶,茶性鲜活,只需醒一次去去火气就好。”
陈玄见他泡茶手法嫻熟,每个步骤都做得细致却不嫌繁琐,又抬眼看了看满墙的藏书,心中暗道:“这位蔡家主倒是个风雅之人。”
蔡明清再次提起铜壶,这次將沸水注入七分满,茶叶在壶中舒展翻腾,茶香渐渐氮氬开来。
他静待片刻,待茶香充分释放后,將泡好的茶汤分入两只天青茶碗中。
蔡明清做了个“请用”的手势:“陈小友,请。”
“多谢家主。”
陈玄小心拿起茶碗,只见碗中茶汤红艷,碗沿泛著淡淡的金圈。
他轻嗅茶香,顿觉一股清甜蜜香沁入鼻息,细辨之下还有淡淡的果香和松烟气息,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蔡明清只是看著陈玄,笑而不语。
陈玄浅啜一口,茶汤入口醇厚饱满,滋味鲜爽回甘。
霉时间,一股温热茶气分作两路:一路如暖流般顺喉而下,温润臟腑;另一路却直衝而上,在识海中化作清凉之气盘旋。
陈玄神色微动,清晰感受到神识竟有一丝增强。
蔡明清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异。
他深知此茶玄妙,筑基以下修士饮之可助神识增长寻常修士初次饮用时,往往需要静坐调息良久,方能完全化解茶力。
可眼前这位青玄宗弟子,竟能如此从容自若,对茶效几乎毫无反应?
莫非是自己泡茶手法有失?
他不动声色地端起茶盏,轻啜一口。
茶汤滋味如常,火候得当,显然手法並无不妥。
倒是这茶他年轻时常年饮用,效力已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