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薇坐得很稳,趁著这一段编制稀薄的乐团过渡,悄悄擦了下手心的汗。
她用指尖在黑键上轻轻蹭了一下,像在確认手指的温度是否已恢復。
木管的呼吸线逐渐拉近,她才重新摆好手型,进入乐章主段。
第二乐章是一段浪漫而抒情的慢板,她用非常细致的触键將旋律勾勒出来。
像是在轻声诉说著一个故事,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带著温柔的忧伤。
林哲远微微侧头,专注於她对节奏和呼吸的控制。
他十分欣赏这种克制而细腻的演奏方式,尤其是在这种慢板乐章中,更加考验演奏者的耐心与自控力。
唐屿则將目光转向了陈雨薇的手指,他注意到她的每一次落键,都带著极为敏锐的音色意识。
她在轻柔旋律与复杂和声之间游刃有余,完美地平衡著音乐的表达与技术的精確。
第二乐章结束时,陈雨薇缓缓收回双手,轻轻鬆了口气。
乐团接管了过渡段的引子,弦乐低声延续著前一段抒情线条,像是把琴声余韵送入更深的水面。
此刻钢琴暂时沉默,舞台上的光线微微变暖,给了她一个不显眼的空隙。
她缓慢地擦了擦额角的细汗,手腕轻轻旋动两下,像是在放鬆筋膜,又像是一种潜意识的仪式。
目光始终垂落,不与台下有任何交匯。
后台的监视器前,周明远依旧坐得笔直。
第三乐章的乐团引子很快进入了主调,铜管清亮地切入,弦乐骤然提速,如同水面破开一道通路,气流带著细碎的光斑向前奔去。
陈雨薇几乎是在音乐线条將至之时才重新抬起手,准確地接入钢琴声部的第一句。
热烈、快速、明亮的音符开始向前推进。她处理得极其流畅,跑动段落灵巧而有张力,节奏与力度之间几乎没有滯涩。
她在某处上行段落中,身体隨著旋律微微前倾,左肩在一句乐句结尾处顺势鬆开,手腕轻柔地带出一个极短的延音。
这一瞬,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或许只是极自然的投入,但后台的周明远目光一凛,眉心微蹙。
他並不习惯於这样的演奏方式
“太自由了。”他在心中默默判定。
他没有动声色,只在脑中迅速模擬出同样句子的標准节拍与发力路径,几乎本能地对比出那一寸非对称的偏差。
对他来说,这不是“错”,但是一种潜在的不確定性。
评委席上,林哲远迅速在纸上写下评语。
唐屿没有落笔,只在注意她第三乐章的换气位置是否仍能维持节奏均衡。
就在乐章中段一个左手低音跳跃与右手琶音交叠的片段中,她的踏板稍稍迟了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