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发生的事,在他工作的时候,就莫名唤醒了他好多次。
而且相较于直接的肉体接触,严律的声音、气味和眼泪,好像更容易让他兴奋。
有件事应该要做了,林意乔想。
他打开浏览器,在一个新的无痕窗口里,输入了他经过一番严谨的资料查阅后,确定的三个关键词:“人体润滑液”、“安全套”、“测评”。
林意乔的表情和他在阅读学术论文时没有任何区别——专注、严谨、一丝不苟,带着审视的目光。
他像对比实验数据一样,对比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产品的核心参数。
经过近三十分钟的高强度信息筛选和对比分析,他终于建立起一个初步的采购模型。
打开购物APP,将两款综合评分最高的润滑液和三款不同特点(分别是超薄、贴合、长效润滑)的安全套加入了购物车。
截图,点开和严律的微信对话框,将这张图片发送了过去。
林意乔:[图片]
林意乔:[根据公开测评信息,综合考虑材质安全性、用户舒适度及过敏风险,我初步筛选出以下五种商品。请审阅。]
严律很快回:[都买,我们一个一个试。]
林意乔皱起眉。
他的意思是让严律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两个下单,而严律给出的答案是“全选”,这完全偏离了他的决策目标。
然而,“一个一个试”这五个字,让他脑中浮现出一些模糊、零碎、却让人心跳加速的画面。
一个一个试……意味着……很多很多次。
这个认知让全身的血液瞬间都涌向了头部,脸颊和耳朵无法控制地升温、变红。
办公室里明明开着恒温的中央空调,他却觉得又干又热。
理性思维又掉线了,没有办法再进行任何分析和筛选,他打开购物软件,违背原则地直接按下了“结算”按钮。
过了一会儿,他看着订单页面上“骑手正在赶往商家”的进度条,给严律发消息:[商品将会在40分钟之后送达,留的你的名字和电话。]
严律回:[你也差不多该下班了,你买的润滑和安全套,跟你一起到家。]
严律一语成谶,林意乔到家的时候外卖员刚好在按门铃。
林意乔脚步顿住,鬼鬼祟祟地站在外卖员身后探出脑袋,不敢上前。
门从里面打开,严律穿着居家服出现在门口,一眼就看到他了,却十分贴心地没有打招呼。
外卖员:“您好,您购买的商品。”
“谢谢。”
严律接过来,目光没有在纸袋或外卖员身上停留一秒,而是直直地看着缩在后面的某个人。
没说话,只要笑不笑地看着。
等到外卖员和林意乔擦身而过,走向电梯,林意乔才握着自己的背包带子,慢吞吞向家门口挪。
严律耐心地等他走进门,接过他的双肩包,把外卖的纸袋和双肩包一起放在玄关柜上,然后用很愧疚的语气说:“我打算吃过晚餐和你一起出去买呢,乔宝贝等不及自己买了,是我的失职。”
林意乔正弯腰换鞋,听到这话动作一顿,猛地直起了身子,瞪大眼睛说:“才不是我等不及!你在严重扭曲事实!”
严律愣了下,没有预料到林意乔会因为他的一句调笑反应这么大。
林意乔语速很快地继续说:“我买这些东西的直接原因,是你昨晚自己说你‘什么都没有买’,我只是在弥补你的流程疏漏!我上午花了一个小时研究该买什么东西,下午又花了三十分钟做市场调研!我才没有等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