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饭就去外面买吧,现做来不及了。”
董桂急忙摆摆手,“来得及,奴家去做。“
出去买多钱,也就一把柴的功夫。
她拜託许克生以她的口吻给父母写一封信,她托人捎回去。
许克生见她工作积极性很高,现在就要上工,就欣然同意了。
大家早就熟悉了,就不用试工了,今天能上工最好不过。
董桂犹如快乐的鹿,脚步轻盈,浑身使不完的劲。
~
许克生进了书房。
书房的南窗下摆放了一张长条的槐木条案,这是他学习的书桌。
將袖子里的《
笔记》放在一旁,在桌子后缓缓坐下。
桌子上正中摆放的是一本《书集传》,这是朱熹的弟子蔡沉注释的《尚书》。
学生需要从五经中挑选一经作为主治的学问,许克生选择的是《尚书》。
一枚铜钱放在书皮上,是他看书的时候把玩的,已经搓磨的油光鋥亮。
铜钱看似还在原来的位置,压著“书”字。摆的方方正正。
许克生低下头,贴著桌子,视线贴著铜钱,看向窗户。
他摆放的看似隨意,其实“洪”的第一个点、“通”字左上的点,还有窗欞上的一个斑点,三点应该连成一线。
现在连不起来了,歪的厉害。
有人进来过!
许克生將书推到了一旁。
这种情况出现两次了。
来的不会是王大锤,他不需要遮掩,只会將房间翻的像野猪拱过。
应该是朝廷的密探。
自己给太子看病,朝廷要是不派人来盯著,估计朱元璋都睡不踏实。
就是不知道为何自己能被顺利绑走,难道锦衣卫没有盯梢吗?
探子肯定没翻出什么。
自己素来谨慎,书房从来不留什么犯忌、敏感的东西,也从不写日记。
书房里除了学习的文房四宝、四书五经,就是一些游记、话本小说,別无他许克生研了墨,拿出信纸,以董桂的口吻给董小旗夫妇写了一封信,等墨汁晾乾后塞进信封。
他的心情很好。
终於不用想三餐吃什么了,脏乱差的院子终於有人收拾了,还是勤劳美丽的小娘子。
用董桂当然不是因为她漂亮,主要是她做事利索,做的饭好吃,嘴巴还严,不会乱说。
当然美女看著也养眼,总比天天看一个老头子、老嬤嬤强。
他已经打听过,这种僱佣关係不用去衙门备案,甚至双方可以不用签什么契约。
双方合意就留下,一方不合意就可以终止,十分灵活。
中午的时间有些紧张,董桂做了一碗鸡蛋麵疙瘩汤。
许克生拿起筷子吃了两口,十分美味,开始大口吃了起来。
还不忘夸讚大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