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务虚成了大傻子的时代,在车库里、地铁里、咖啡馆里,成为那个一遍遍谈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人。
准备报名材料的过程很复杂,需要企业基本情况介绍、缴纳3年的企业纳税证明、没有违法违规记录……那一年的招收学员大多都以邀请形式。那时的湖畔大学并不出名,在我们这些学员不断共建、宣传之后,才渐渐为人所知。
第一次见马云没怎么说上话
2015年1月26日,我去湖畔大学参加单独面试。在四季湖畔的四季酒店。
那时候见校长吓得要死,生怕被校长问什么,答不出,搞砸了面试。
结果不幸的是,我还是在走廊被校长抓到了。
校长见了我,打了招呼,我赶紧做了个自我介绍。
校长问:“创业几年啦?”
我答:“已经3年多啦。”
校长说:“才3年呀,多大年纪呀?”
我答:"90年的,今年24岁。”
校长说:“才24呀。面试在哪个组?”
我答:“冯仑老师那个组,陈龙教授面试的。”
校长说:“好好面试。”
我如释重负,赶紧溜号。
正准备走,校长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又吓了我一跳):“真年轻!”
我惊魂未定地回到面试间,面试我的老师是万通的董事长冯仑和蚂蚁金服的首席战略官陈龙。
冯仑的问题是:当你和你的企业在中国足够成功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呢?
我一听这个问题,马上就有了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我一股脑地把自己苦大仇深的奋斗经历讲了一遍。从2012年创业到现在,我就是为了实现一些比赚钱更重要的事。
我怀着“虽然只有两颗鸡蛋但是却有一颗开养鸡场的心”,把我对未来中国商业文明的理解,如何为商业文明添砖加瓦的想法完整地阐述了一遍。
我的面试很快结束了,我依然忐忑不安。因为我就是那个从来没怎么打过仗的新兵蛋子啊。属于我的未来,在何处呢?
2015年,因为《鲁豫有约》的缘故,我才知道当时冯仑对我的评价。冯仑说,当时一听我的答案,就知道我是北大毕业的,因为那一股想多干点比赚钱多的事情的劲头,是掩盖不住的。
我想,这也就是母校给我身上留下的最大的痕迹吧。无论是好,是坏。
面试结束后,马云带着所有校董做了一场简单的演讲。
他身着一贯的黄色毛衣,给我们讲了他创办湖畔大学的初衷与想法。他说:“第一期被录取的人,将是湖畔一期,就如同黄埔一期一样,会成为湖畔大学最早的共建者。这里,会成为中国商业文明的黄埔军校。”
演讲结束后,许多面试者都去找马云合影,马云也很友好地接受了。我站在原地,犹豫再三,终究没有鼓足勇气去与他合影。因为马云是我的偶像,见到偶像,人总是容易胆怯,羞涩,患得患失。还有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所处的阶段,还没有重要到需要与他交流的地步。
我在一旁静静地看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2月6日,我收到了湖畔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尊敬的孙宇晨同学:
经过“我选我的同学”和湖畔校董最终评定,我们非常荣幸邀请您正式成为湖畔大学第一届学生,与校董共建这所属于创业者的学校。
这份选择来自于第一届同学和校董们对您的一致认可,因为相信,所以相聚。
湖畔大学第一届的学生将会是这所学校的共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