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信企业家精神需要时间的考验和岁月的洗礼。入学只是开始,第一届学生在湖畔和创业历程中必将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令人尊敬的新一代创业者!
2015。2。6
我深深知道,这是我就读的第一所商学院,必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塑造我的整个商业生涯。
不仅仅是我的老师
马云和湖畔大学真正关心的,是一个企业家如果把企业做得比较成功了,之后希望做些什么。从原点上,湖畔大学愿景就很高,因为它不在乎你的存量。其实,在中国成功并不难,真正重要的是成功以后要做什么。
成为马云校长的徒弟转眼已经两年了,自然见面的次数多了很多。
开学典礼,他教我们学习失败,给我们讲了使命、愿景、价值观。
开学第一个模块,他连讲了四五个小时的公司战略,手把手教每个人“活下去”(buildtolast)。
在股灾过后哀鸿遍野的时候,他开了一次大会给我们树立信心。
他带着我们吃着火锅,坐着车到青岛见张瑞敏,到传统企业逛了一圈。
他时不时地不打招呼就出现在教室的后方,让我们毛骨悚然。
在此期间,我也发挥新兵蛋子的特长,给校长捣了两次“乱”。
第一次是校长讲使命、愿景、价值观时,到了提问环节,我站起来提了一个我想了半天觉得最刁钻的问题,“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您也在多个场合讲过阿里巴巴不做游戏,但是为什么这几年阿里巴巴也在游戏领域开始布局,成立了‘阿里游戏’呢?”
当时我提完问题,整个台下都安静了,大家都在想这个“花样作死小王子”肯定是读腻了想被开除。
校长沉吟了一下,答道:“我对游戏的判断是有变化的。我以前认为游戏对于人的伤害很大,但是史玉柱改变了我的看法。游戏公司也有很多伟大的公司,我们最近去芬兰看的Supercell就是一家很好的公司。玩游戏也是一个人的重要娱乐项目。不过我仍然坚持青少年应该少打游戏的看法,阿里旗下的游戏现在也是有严格的年龄限制的。”
这时候,史玉柱也站起来,帮校长说,“游戏公司是我带他去看的,他现在挺喜欢游戏的。他原来不相信有特别喜欢打游戏的人,后来见到了我,他就相信了。”
这让我感到,即便是伟大的企业家,看问题也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企业家最终核心竞争力是对问题的看法不断更新的能力。
马云不是一个教主,他不需要去捍卫一个一成不变的观点或理论。让他变得伟大的恰恰是他的与时俱进、向他人学习的能力。马云很快就发现游戏与电商一样,都是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必然会诞生伟大的企业,于是阿里巴巴就迅速进入了游戏行业。
这就是一个伟大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他懂得学习,懂得应变,懂得迅速了解市场、适应市场、赢得市场。
第二次“捣乱”是在2016年7月,马云带湖畔大学两期学员一起参访海尔。那一次学习,张瑞敏给我讲了两三个小时的“创新社会化开放创业平台”。
说实话,我不看好,因为这几乎将国外的“众创空间模式”完全照搬到海尔,这是房地产的玩法,也可能是投资的玩法,但绝对不是白色家电传统企业——海尔能够做好的。
我将我的质疑很坦诚地向张瑞敏提了出来,张首席进行了回应,但让我印象更深的是马云校长的回应:“总有一天你的企业会大,总有一天你的企业会复杂,总有一天你的企业会有很多包袱,总有一天你的很多东西要改变和转型。今天在中国企业界里面,经历过这个考验并有勇气去改变,却还有这么大规模的企业寥寥无几。海尔32年的风风雨雨,有很多的积累,其实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每次跟张首席的交流,读他的思想,对于我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这一次让我更深地了解到,海尔变革的背后可能不仅仅是对社会化创新平台的一种理解,更大程度上,是一个长达32年的企业不断自驱前进的自我鞭策。
某种程度上,在这个问题上,张首席是没有对手的,因为全中国类似于像海尔这样历史悠久的民营企业总共就没有几家。
32年,本身就在向我们昭示着什么。张首席孤独地探索,对我们每一个创业者都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这让我想到,总有一天我们会面对这个问题,面对这些考验,我们会做什么?我们会如何面对?我们如何真正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我也十分感恩湖畔大学能在我这个创业者创业年龄满5岁的时候就让我去思索:企业32岁的时候,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也许这就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
校长曾经说过,希望学校10周年校庆的时候,央视年度十大经济人物,湖畔校友能占3席;20周年时,能占8席;30周年的时候,要全部包揽,最多丢掉一个席位。
我想说的是,我们这批湖畔大学的成员将会在此后的每一天为每一个周年庆准备着。
是的,时刻准备着。
马云老师说:“短暂的**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才是赚钱的。”而他早已经在思考赚钱之后的事情,这想必是永恒的**。我正在追随偶像的脚步,朝着永恒迈进。就像一个虔诚的布道者,不会被眼前的雪山吓倒,不会因身上的单衣而退缩。即便瑟瑟发抖,依然单纯地相信着。
我已经开始攀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