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煮的不是青蛙:从轻信到审慎判断
看了上一节,你们就知道了,即便是秋叶和黄鑫老师,要学会批判性思维也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积累,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处于轻信盲从的阶段,不要着急,一步步来就好。就是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也经常感到自己还是会犯轻信的错误。
要不先给大家说一个让你们脑洞大开的故事吧,你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地在热水中热死。
这个故事让人们深受启发,从中总结出了不少教训:
1。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
2。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
3。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
不知有多少前辈在教训别人的时候都用到了这个故事,反正我自己每次看到这个故事,也总是告诫自己:“要敏感,要警觉,千万别被环境影响,变成煮熟的青蛙啊!”
突然有一天,我在微信群里看到很多人都在转发一篇名为:《一位女教师做完“温水煮青蛙”实验之后》的文章。
文章的大意是,曾经有一位北京的女教师,组织全班来做“温水煮青蛙”的实验,来看看究竟青蛙会不会这么蠢。
实验的结果如文中的女教师所说:
“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摄氏度后会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你们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有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多么精彩的实验和结论啊!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追求真相的好老师却因为这个实验被校方找借口开除了。
该文的作者还写道:
如果中国的教育环境,赞赏并鼓励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带出来的孩子,将来该是何等的优秀!孩子们那么喜欢和认同她的教学方式,却不能改变她被逐出校园的命运。
后来,我无意中与一位外国朋友谈起此事,问他对“温水煮青蛙”怎么看?他耸耸肩,抱歉说从未听说过这个原理,但说会请教做过实验的专家。
啊!在我们这里几乎人尽皆知的“温水煮青蛙”故事,并非是全球流行?难道这又是营销段子手编的故事?
读者们,现在你看到这里,还相信“温水煮青蛙”这个实验是真的吗?
反正,我微信圈里的好友们都恍然大悟了。
他们在转发的同时,纷纷评论道:
“原来青蛙不会那么笨啊,相信了很久的实验原来是假的!”
“事实比言论更重要,大家来看真正的实验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