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归因:我找不到工作是不是因为简历写得不好?
在“秋夜青语”的后台,我们经常碰见如下的提问:提问一:
“我找不到工作,是不是我简历写得不够好?求破?”
提问二:
“刚遇到一个事。让我迷茫了,我是一个大一的新生,高中的时候当了4年的班长,现在上大学了,我还是特别想当班长,我也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我是个农村的孩子,一开学我就积极地跟我们管班的班助联系,聊天,给他帮忙什么的,刚开始的时候班助有什么事都找我,后来又来了个同学,应该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现在大部分时间班助只找他,不找我了(ps:因为我是农村来的,长得显老,衣服也不太修边幅),我现在该怎么办?能不能给我点建议,谢谢了。”
如果你们是答疑者,该怎样回答他们呢?以下是我们的回答:
答提问一:
除了简历的问题,你还能发现有哪些原因会导致你找不到工作?
答提问二:
你怎么确定你的问题是你因为显老或衣服不够好,而不是因为你沟通能力不足才导致别人不找你呢?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两位提问者共同的问题?他们都陷入了同样的逻辑陷阱:简单归因。
所谓简单归因是指我们容易将事情的结果简单地归咎于由某一种或多种显而易见的原因而引起。但是这些原因仅仅是某种表象,在这些表象背后,还有更深的原因,却被忽视掉了。
比如第二个问题的提问者在得到我们的回复之后,又留言道:
“首先谢谢您的解答,我自己理解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太想当班长了,有些太爱表现,太急功近利了,所以自己就乱了阵脚,不知道这个原因是不是多一些,便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反感。”
你看,经过提醒,他现在发现一个可能的新原因——自己的“急功近利”。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肯定他找到最根本的原因了没有,不排除他只是发现了次要矛盾,而漏掉了主要矛盾。
我相信,在一个公平环境下,同学们和辅导员选择班长的最主要标准是候选人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候选人的外表和心态固然重要,但也只是个加分项而已。当然,如果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下,那什么样的原因就都有了。
我的观点是:如果确实是能力不如人,就该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带领这个班级,同时在班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务,共同为班级出力,并借此向他人学习,锻炼自己的能力。
再看一个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提问:“大学第一次完全自己认真学习,考试前觉得都没问题了,可是出来成绩却不理想。如果不画重点就考不好,果断还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么?理工科真是伤不起。”
这个提问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太多的同学在尝试努力一次未果后,就坚定地相信这条路不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