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读者身边都会有这样的同学吧?平时能疯能玩,看似没学习,成绩还特别好。他们真的都是高智商?
我带着同样的问题问他。他却又给我抛出来几个问题:
1。你知道自己每天必须做的事情有哪些么?又各占多少时间?
2。你是否知道自己学习效率的上限是多少?会不会给自己的任务超负荷?
3。你有没有认真研究过关于学习效率和制定计划方面的书籍?
4。你有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
直到今天,我都认为这是价值连城的好问题。
我根据他的建议,开始认真记录每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及耗时,并依次设计自己的课余时间。比如我会找出高效的学习时间段集中复习重点课程,并将作息表固化下来找到自己的生活学习节奏。
同时,我还研读了很多关于学习效率及高效工作方面的书籍,并对学习方法进行不断地调整。我因此发现了自己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这使得我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
虽然研读书籍本身会花费一段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坚持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总结之后,一般的考试根本难不住我,而且我的阅读速度比普通人要快很多倍,效果也更好。
这样下来,学习对我来说根本就不是苦差事,反而成为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其实,自制力是借助规律和习惯来实现的,绝不是简单地使用笨力气,要求自己必须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情。
直到今天,看到市面上有关于学习效率、时间管理和高效工作方面的书,我都会第一时间购买,看看能否找到合适的方法优化我的做事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等到接触批判性思维后,我才发现高鹏的思路本身就是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典套路:
1。感知疑惑,提出问题。(我的自制力为何这么差?)
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根据自我实现目标,制定初步学习计划)
3。搜集资料,推理假设。(对初步学习计划进行调整)
4。积极行动,确证假设。(对调整后的计划进行再完善,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办法)
原来批判性思维一点都不高大上,完全可以接地气!
时至今日,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还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体会:我们之所以无法坚持一件事情,主要是因为我们败给了恐惧和压力本身,而不是要做的事情上。
还记得我们讲的滑坡推理吗?要是我不怎样,我就一定会怎样,然后我就会陷入怎样可怕的后果中……
我们很多同学在无法坚持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往往不是去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是陷入无限的悔恨和后怕之中,并用这种后果吓坏了自己,干脆连努力都放弃了。
比如本节开头的同学提问,从自己的寒假作业没有完成直接联想到自己很可能连混社会的资格都没有了,人要是经常自己这样吓自己,注意力会全部被恐惧占据,哪里有心情研究如何去改变?
互动练习
假如你也曾陷入无止境的压力和焦躁之中,不如利用批判性思维想一想,是不是你有犯滑坡推理的毛病,自己吓住了自己?能不能试试我们分享的高鹏同学的套路,分析一下你的问题,搜集资料,找到对策?欢迎把你的心得发长微博@秋叶和@西安黄鑫老师,好文章必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