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爸爸的故事(第2页)

二十八年这一年,对我家而言特别艰难。留在家乡的父亲重病,在当时那么恶劣的局势下,不要说治病,恐怕连吃饭都有问题,病中乏人照顾、挨饿受冻,到冬天就辞世了,享年四十五岁。我在部队服役,无法奔丧,想到父亲晚境凄惨,是我心中永远的哀痛。后来,当局针对抗战中无法返家奔父母丧的士兵,做了补救,于三十六年题颁“德音孔昭”荣典。父亲过世次年,祖父也撒手人寰。家,只剩母亲与我们手足四人,在这战火硝烟的大时代里像浮萍一样沉沉浮浮。无家产无显赫关系的我们也都明白,除了靠自己努力寻求生路,我们是无依无靠的。

民国三十一年,由于师长兼福建师管区司令,把我调到闽北。三月,我赴福建建瓯报到,此时已升少校,仍做会计。福建算是后方,比较安定,等于像在机关工作,工作上都算顺利,做了一年多。

我是个喜欢求知的人,一直很遗憾在动乱之中无法循序升学,追求更高深的学问。然而,人只要保有求知欲,再困难的环境,也能找到学习之道。

民国三十二年,我得知“军需学校”招考学生,立刻报名,约九月初到广西桂林应考。军需学校本部在重庆,另有桂林、西安分校。我考上了,在桂林分校读了一年多,正式教育一年,实务两个月。由于成绩不错,三十三年,优先被分发到重庆校本部任职,负责会计工作,月薪几百元。

除了薪俸,另有米粮配给,配给办法是:二十一至二十五岁算一个级数,二十六岁以上才能配米八斗。承办员为了让我能符合规定领八斗米,把我的生日改成5月16日。所以,我身份证上的生日是错的,这个错就是从那八斗米开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战火乱世,为了八斗米我改了生日,据我所知,基于生存原因改了姓名的也有。

这期间,母亲与弟妹都在上海。雅如在手帕厂工作,她小我三岁,我长年在外,家里的事她照顾最多最重,后来与杨惠秋先生结婚,是最早成家的。定行也在盒子厂工作,收入虽然微薄,但生活温饱已无问题。对我们这样辞根飘**的家庭来说,在乱世中能拥有一点安稳生活是很不容易的。

5。人生转折点,来到台湾

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对国家、个人而言都是一个新的转折点。不同的抉择通往不同的方向,得到不同的结果,有些抉择固然是个人考虑下的决定,但有些则是全凭机运。

军需学校毕业,战乱中,用薄纸裁成克难的纪念小册。

胜利复元,到处都需要人才。我二十六岁,已有七八年的工作经验,谋事求职都不难。我的长官将调去北京,他很欣赏我的工作能力,要我跟着他去。正在这时,碰到一个同学,他被派到台湾当第一批接收特派员,正好返乡,听到我考虑去北京,竟然建议我到台湾。北方较冷,加上这位同学的建议,我决定往南走,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个天翻地覆的决定。我们共有二十多人,属军政部第二批接收特派员,负责粮饷发放。

12月底,我从重庆坐美国飞机先到汉口,12月31日回到上海。在外多年,终于能家庭团聚,迎接1946年元旦,非常欣慰。母亲有感而发,说:“将来如果有办法,在上海买个房子。”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1997年我在上海购屋,就是圆母亲的梦。

在上海期间,我也跟周慕陶见了面。他与我是能仁初中三年同窗,毕业后各自升高中。他在校成绩优异,可憾因父亲早逝,辍学就业,挑起家计。他在银行做事,我汇给家里的钱都托他转给母亲,所以一直保持联系。他问我有没有女朋友,我答没有。

在上海住了十多天,1946年1月,我背着行李踏上往台湾的路。

先到宁波停几天,再到福州等船,大约停留十多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算了命,算命师说我命中水多,宜往南方,往北方会结冻成冰,就没前途。这倒是一个有趣的说法。

福州与台湾之间有船舶往来,我们搭的那艘船是经历过甲午战争(1894年)的机帆船,少说也有五十多年船龄了,可见其老旧。船上约有四五十人,航行到基隆约需一日一夜。我们待在船舱里,颇为提心吊胆,有命在旦夕之感,无不祈祷能平安抵达。终于到基隆外海,还是黑夜,眼看就快到了,怎料这时竟然发生机械故障,整条船安静下来,开不了。大家害怕极了,不知下一秒能不能活着,躲了八年的轰炸、炮火,难道会命丧大海?还好终于修复,天亮时平安抵达基隆港。下船时,有恍如隔世之感。

我记得来台湾没多久,就是阴历除夕。当时,日本人尚未全部返回日本,街上可看到不少日人在摆摊贩卖物品,大约到四五月才遣返完毕。

我们一行人到台北,住在北门附近一栋楼房,设备很好,当时暂时作为特派员办公室,在那里住了半年。后来办公室改到爱国东路、南海路一带,办公室东边就是联勤总部营区。

1946年上半年,母亲有个学生姓沈,嫁给台湾人,她先生原为日本人做翻译,战争结束后,要回台湾。母亲就随这位沈小姐一起来到台湾。

日本人走后,留下的空房子不少。我的一位黄姓同学告诉我小南门附近有空房子,因此我就搬去住。那房子原来的住址是台北市末广町五丁目一番地,光复后改为古亭区六四九巷,后又改为广州街八巷二十一号,之后又改为延平南路二五八巷六号。这房子是我在台湾的根基之地。

在上海时,慕陶得知我尚未交友,有意介绍他的妹妹雅英与我交往,我表示婚姻的事由母亲做主。他向母亲提起,母亲欣然答应。我曾写信给慕陶,他的叔公看到我的信,对雅英说:“这小孩不错,信写得很好。”我与雅英的姻缘就这么订下了。

1947年,我被调到高雄凤山被服库。“二二八事变”那天,我本要去报到,车票都买好了,临时火车停开,可见局势紧张。4月份左右,弟弟定行、小妹雅芳与雅英一起坐轮船来台湾。我第一次见到雅英,对她说:“你跟你哥哥很像。”我们于1947年10月10日在台北中山堂参加团体结婚,随后在国际大饭店宴客。她与我胼手胝足撑起一个家,无怨无悔,是我一生的伴侣。

这一年,我赴凤山任职,升少校科长,有眷舍,定行亦随我南下,在被服库做事。在凤山一年多,我觉得台北才是中心,所以申请调回台北。我任职的单位曾多次改称:原叫“军政部台湾区特派员办公室”,1946年改为“台湾供应局”,1949年改称“第六补给区”,之后改为“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补给司令部”又称“东南补给区司令部”,最后改为“联勤总部第六补给区”。

人在凤山,写给未婚妻的信:“我们以往虽然没有认识,但从各方面的谈论,我明白你是一位很能干又经得住苦的人。在上次见面,更使我觉得你有很多可爱的地方。可是我还不大明白,究竟你又觉得我怎样?”

1948年下半年,已怀有身孕的大妹雅如、惠秋夫妇带着两个儿子:五岁煜儿、两岁华儿来台相聚,她于年底产下长女贤儿。从事纺织业的妹婿惠秋原有意将厂房迁来台湾,甚至与人谈妥合作事宜,可惜事到临头竟然变卦,夫妇俩决定带三个孩子返回上海。那时已进入1949年,惊天动地的变化正在酝酿,有办法的人早已举家外渡,但一般老百姓没有门路洞烛先机,不知时局即将翻覆,留或不留、是福是祸,都是事后才知道的。1949年4月,雅如、惠秋返回上海前,母亲顾念她刚生产不久,两个男孩加上婴儿,恐她忙不过来,提议留一个男孩在台北陪她,过一段时日,她要回上海时再带回。母亲问雅英:“留哪一个?”雅英看煜儿较爱哭,华儿乖顺,随口说:“留华儿吧。”怎料局势急遽变坏,“国民政府”迁台,两岸从此封锁,再也无法见面。大弟定行亦随雅如、惠秋返回上海,母亲、我与雅英、小妹雅芳、外甥华儿留在台北。这一别,近乎永诀。

1947年10月10日,结婚照。

当时,台北市仅有三十多万人,百废待举,所以谋职甚易。雅英学会打字,在台湾省公产公物整理委员会(后为“国有财产局”)工作。

1949年,长子铮儿出生。我于1950年7月1日升中校。1951年,通过“全国性普考财务行政人员优等及格”。1952年,长女馨儿出生,同年通过“全国性高考财政金融人员中等及格”。1954年,我升上校,次子庆儿出生。

我在工作上一向秉持戮力从公的态度,务求认真、负责。与同事相处融洽,得贵人提携颇多。军中人事亦有复杂之处,相互倾轧时有所闻。当时,总务处李处长原拟升我担任科长职位,不料高阶另有属意人选,双方僵持。尤有甚者,有人暗示我需送礼云云,我行事为人凭靠实力,绝不钻营后门,一概不理。没想到这一桩小小的人事案,竟惊动到需总司令召见面试的地步。李处长陪我面见总司令,极力保荐,我终能顺利升迁。我对李处长的提携之恩铭感在心,他一生未婚,逝后葬在南港军人公墓,每年清明节,我与雅英必到他灵前鞠躬、缅怀,直到2010年我已届九十二龄止。

家训:走正道,不畏困难,做公益。

我一生坚持清廉原则,在他人眼中,我职权所及处处皆有肥膏,但我奉公守法,非我应得者,一介不取。逢年节,凡送礼至家中的,必原封退回,久之,他们也知道我的为人了。有一回,不知是谁送了月饼来,母亲不察,拆了给孩子吃,我为此动怒,大发脾气,从此,孩子们不敢拆任何礼盒。

这期间,母亲多次当选“联勤总部”模范母亲,获颁奖表扬。母亲晚年因中风饱受病苦,于1983年端午节辞世,享寿八十四岁。

我于1964年获评选为联勤优秀军官,亦分别获颁“忠勤勋章”“陆军宝星奖章”“陆军景风甲等奖章”等。1969年至1970年,我卸下“联勤总部”留守署总务处上校副处长职,借调到退辅会欣欣客运公司,担任会计主任,掌管财务。1970年12月1日,正式自军中退伍,但继续在欣欣客运公司服务,负责欣欣客运、欣欣通运、大南客运三家公司的财务,一直到1984年退休。

退休后不久,欣欣大众百货公司董事长聘任我为顾问,掌管财务工作。因此,自1986年至1991年,我又工作了五年。1991年1月1日,正式结束职场生涯。从抗战那年开始工作,我这一生的上班生涯超过五十年。

6。一生无憾

1987年,当局开放探亲。1990年,我与雅英返乡探亲,在上海见到定行——当年他返回大陆后,落籍贵阳。可憾的是,雅如、惠秋已逝,我们兄妹无缘再见。雅英亦与其弟周恺相见,重叙我们这一代被战争截断的家族亲情。自此,我俩每年返回上海,定行自贵阳、恺弟自南京来会,共享一个月的手足之亲。

我深感我们这一代遭逢战乱,多少家庭流离失所,多少人家破人亡,而我与雅英能够平安顺利地将孩子抚养成人:华儿在工程界服务、铮儿在加州州政府任事、馨儿从事教育、庆儿在学术界发展,皆是上天赐福、祖上庇佑、贵人扶助。我们虽然仅有绵薄之资,亦应回馈社会,多行慈善之事,感恩图报。

为此,我捐助“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成为永久认养人。母亲逝后,我在台北县智光商职设立“姚纯修先生黄锡珍女士纪念奖助学金”,奖助清寒学生。2007年,我返乡至徐公公、婆婆墓园祭拜,感念他们当年资助我十元学费。2010年,我拨专款在母校海门中学设立清寒奖学金纪念他们,奖助中学清寒学子,发扬他们的慈善精神,化小爱为大爱。

回想这一生,我充满感谢,没有遗憾。

——口述于2010年12月,病中。

书友推荐:以婚为名嫁给铁哥们房客(糙汉H)天仙师娘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你吃饭没有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我的年轻岳母糙猎户与娇贵少女误入官路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认知性偏差鱼目珠子(高干1v1)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穿书后成了狼孩龙凤猪旅行团青花冷(先婚后爱H)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以你为名的夏天袅袅春腰
书友收藏:见微知著(弟妹 H)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官途:权力巅峰北电门房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我的年轻岳母官路扶摇蝶变全职法师官道之权势滔天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官场之狐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青花冷(先婚后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