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黄昏,寻常周日,都会华灯转旺,寻觅美食或赶赴艺文约会的人群各有路径。我穿过“二二八”公园,赴一场熄灯会,步履称不上蹒跚,但也接近离情依依了。百年书店洋楼灯火灿亮,多寻常的初夏一日,却因人潮纷纷涌入而有着不寻常的盛况。特地前来甚至远道自中南部北上要一起度过最后一夜的读者啊,你们心里想的我都知道,社会要翻页了,“没有人能让情况好转。”此之外,没有人能抹去我们珍藏着的记忆,关于一本书、一家书店如何丰润了人生。
最后一夜的最后一场惜别会,我朗诵了埃米莉·狄金森的诗——《那天我掉了一个世界》:
那天,我掉了一个世界
有人找到吗?
它的前额系了一排星子
你看了就认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书香。
有钱人——可能不会看它一眼——
不过——对我俭省的眼睛,
却是比金钱更有分量——
喔阁下——请为我寻获它!
时间倒数,结束之前,我恳请现场读友一起诵读苏东坡《水调歌头》,用声情与诗情标记这最后一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来自波动心绪与依恋情丝的爱书人声浪,海涛般拍打着这栋古迹洋楼,想必百年来唯一一次百多人在此同声朗诵,这惜别之音渗入砖墙缝隙会不会让老建筑之灵醒转也惜着人潮呢?诵至“人有悲欢离合”让人感伤,读到“但愿人长久”不少人红了眼眶。
我说,请允许我改最后两字作为今夜句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书香。”在不被察觉的瞬间,书香二字让我动了离情。
十点,熄灯之际,书店创办人周正刚夫妇、董事长周传芳夫妇,第一任店长杨秋福先生、最后一任店长林奕茹女士及全体工作同仁列队向读者鞠躬作别:“谢谢光临。”此时此刻,这句话叫人伤感。
但愿人长久,但愿告别是重逢的开始;此处熄灯,他处开灯。
离开后,过马路,我回望百年洋楼,那么淡定优雅的建筑,仿佛对夏夜人潮说:“珍重再见,很庆幸成为你们生活的一部分。凡被留恋的,会再次回来。”
至于我,一个作者,挥别之后依然回到案前,捻亮台灯,接续未完成的故事。
一切已经发生,一切尚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