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块和石墨块一层层地往上叠放,共叠了五十七层,现在这个堆已经快顶住屋顶了。费米想到空气会吸引中子因而影响继续裂变,应设法使堆与空气隔绝。能干的助手安德森立即找到橡胶商,要定做一个六边形的橡胶布“盒”,以便把整个反应堆全都罩进去。橡胶商从未承揽过这种加工品,瞪着大眼睛问:“干什么用的?”
“一个大氢气球。”
“气球怎么是六边形呢?”
“您不必多问,反正给您钱就是。不然,我去找别人订货。”
六边形“气球”拿来了,反应堆的最后安装就在这个大“气球”里进行,不过后来发现不抽掉空气也可正常反应,所以“气球”有一面始终没有封口。
1942年12月6日,这个历史上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来到了。
这天一早,那些浑身污黑的物理学家突然变得干干净净。反应堆的建造工作已经完成,现场也已打扫干净,地板重又露出木纹。核反应堆马上就要开始点火,人类是否可以从原子内部得到可供使用的能量,就决定于今天上午。
科学家们大部分都撤离到反应堆对面的平台上。堆旁边只留一个人——韦尔,他手扶着从堆里伸出来的一根长棒,这是镉棒。反应的快慢将由他通过这个棒来控制。但是这还不保险,堆上又爬上去三个年轻人,他们自己称为“自杀小组”,准备在反应堆一旦失去控制就从上往下灌镉液,以“扑灭”这场原子火灾。
芝加哥大学
费米担任现场指挥,他说:“现在我们将抽出镉棒,链式反应就会自动进行,盖革计数器会用声音报告反应的强弱,而这支描笔将在纸上自动描出一条指示辐射强度的曲线。好,韦尔,开始吧!”
韦尔将镉棒抽出一英尺,计数器开始咔嗒咔嗒地响起来,描笔画出一条向上的曲线。
“再抽一英尺!”
计数器的声音响得更急,大家都屏息静气,有的人额头上已经渗出汗珠,大厅里静得就是有根针落地也会哐然有声。这时计数器一声声地响着,像锤子敲在人的心上。谁知道这个堆会不会突然像一颗大炸弹那样爆炸呢?
费米宣布:“现在反应堆已进入正常的链式反应。”
堆顶上的“自杀小组”更加警惕,准备好的镉液已经提在手中,现在正是最紧要的关头。全体人员都注视着各种记录仪,这样共二十八分钟之久。费米将手举在空中向下一劈说:“停止!”
试验成功了!大家互相握手、拥抱、祝贺。而威格纳(就是劝爱因斯坦上书总统的那位匈牙利物理学家)突然拿出一瓶基安提酒,原来今天上班时他就悄悄在大衣口袋里塞了一瓶酒,他知道一定能够成功。威格纳将酒分倒在许多纸杯里,在场的人每人一杯。喝完后大家又在酒瓶的硬纸护壳上签了名,然后就去忙着收拾现场,整理数据。格林沃尔特也立即握着格罗夫斯将军的手说:“太精确了,简直像一只瑞士手表,我们公司同意生产了,马上就签字!”
正当各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有一个叫沃特姆伯格的青年物理学家将那个有大家签名的空酒瓶收了起来,这是一件最好的纪念品。十年后的又一个12月2日,芝加哥大学举行反应堆实验十周年庆祝会。沃特姆伯格当时正在外地,他特意将这只空酒瓶寄给庆祝大会。但是他又怕酒瓶会打碎,于是就加了保价费一千美元。一只空酒瓶竟值千元,这件事立即成了轰动报界的新闻,而专营基安提酒的商人也因此大赚其钱。芝加哥大学的这个足球场的看台后面,若干年后挂了一块金属牌,上面刻着这样一行字:
人类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链式反应,从而开辟了在受控条件下释放原子能的道路。
这里也因此而闻名,成了一个旅游者的参观点。
1942年12月2日试验成功的核反应堆产生的动力还是很小的,它刚能点亮一只小电灯,几天之后也才可以点亮四盏家用电灯。但是这不要紧,只要迈出第一步就不愁走不完万里路,只要摸清原理就会畅行无阻。瓦特最初发明的蒸汽机只能为煤矿排水,但是以后它几乎用于所有的工业、交通,关键是它开辟了一条新路——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法拉第最初用磁铁和线圈做实验时只能使电流计的指针微微偏动,但他也开辟了一条新路——使磁变电,于是带来了一个电气时代;现在费米的原子反应堆虽然功率还很小,但是他也开出了一条新路——使原子核能转变成热能或其他能,带来了一个原子时代。这验证了爱因斯坦的伟大理论,E=mc2,质能是可以互变的。
自从费米那个只能点亮一个灯泡的反应堆问世以来,各种反应堆立即发展起来,有专门提供动力的动力堆,有用于科学实验的研究堆,有生产核燃料的增殖堆,新能源展示出广阔的前景。以核能发电来说,一座功率为一百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站,每年要烧三百万吨煤,为此电厂得有运煤专线,一辆火车得运上千个来回;而同样功率的核电站,只要六辆卡车一次就能把全年的燃料运来,而且这样可以省出大量的煤去做化工原料;用蓄电池发动的潜水艇,只能在水下潜行几天,然后再浮出水面充电,可是,换成核动力可以十年不换燃料。
反应堆除提供大量能源外,还可以用来制造同位素。我们把各种元素放在反应堆的管子里,经过中子照射就变成了新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些同位素由于它们的放射性表现出来的穿透作用、能量、荧光效应、特殊生理效应等等,它们在工业、农业、医学、生物学、考古学、宇宙探索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比如害虫常会钻到种子、土壤、树皮里面,一般化学杀虫剂无能为力,这时用穿透力很强的γ射线一照射,便使它断子绝孙。还有金属内部在铸造、焊接时会出现极小的砂眼、裂缝,肉眼是绝对不能发现的,这时只要用γ射线拍一张片子就会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如同人们对力学、光学、电学的探索一样,对原子内部的探索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受益无穷的好处。
康普顿灵机一动回答道:“是的,我是康普顿。科南教授,我想您一定很愿意知道,那位意大利航海家已经登上新大陆了。”
“真的吗?”对方听懂了,高兴地大喊起来。“当地的居民对他友好吗?”
“很友好,每个人都安全登陆,并且感到很愉快。”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在科学史上留名的一次著名的电话。意大利人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过了四百五十年后,正好是中间两位数倒换一下,另一个意大利人费米在原子世界里又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康普顿教授还处在兴奋之中,这时格罗夫斯将军走过来,他伸出一只大手说:“祝贺您,康普顿教授。既然试验已经成功,我们的下一步计划就该立即实施了吧?”
格罗夫斯说的下一个计划是什么?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