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城南老旧的街巷上。这里的时光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与市中心快节奏的繁华截然不同。低矮的楼房外墙上爬着斑驳的痕迹,电线在狭窄的空中交错纵横,空气中弥漫着早点摊的油烟味和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苏辰和沈知夏穿着再普通不过的休闲服,背着双肩包,手里拿着笔记本和几份打印的简易问卷,俨然一副在校大学生做社会调查的模样。他们混在早起买菜、遛弯的居民中,走进了这片被沈知夏用红圈标记的区域。
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两人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开始分头行动。寻访过程远比想象中更加枯燥和需要耐心。
“阿姨您好,我们是南江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在做一项关于老城区社区变迁与居民生活状态的课题研究,能打扰您几分钟,做个简单的访谈吗?”沈知夏拦住一位提着菜篮子的老太太,脸上带着温和而略带腼腆的笑容,语气礼貌。
老太太打量了她几眼,或许是看她模样清秀态度好,倒是没有拒绝,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种种,从以前街坊邻居的热闹,说到如今年轻人大多搬走,只剩些老人留守的冷清。
苏辰则走向一个坐在巷口晒太阳下棋的老大爷群体。
“大爷,下棋呢?我们是大学生,来做社会调查的,能问问您觉得这片儿这些年变化大吗?”他递过去一支烟,态度随和自然。
老大爷们倒是健谈,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从市政改造说到物价上涨,从儿女工作说到身体健康。苏辰耐心地听着,偶尔引导性地问及更早些年这里的人和事,比如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老住户,或者一些存在了很久的老手艺、小铺子。
一上午过去,两人穿行了好几条巷子,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居民。收获的大多是一些泛泛而谈的生活感慨和零碎的城市记忆,虽然丰富了他们对这片区域的了解,但与他们真正想要寻找的线索,似乎并无首接关联。
疲惫开始悄然蔓延。这种大海捞针式的寻访,考验的不仅是体力,更是意志力。每一个看似有可能的线索,仔细探询下去,最终都指向了无关的方向。
中午,两人在街角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面馆汇合,简单吃了点东西。
“情况不太理想。”沈知夏低声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小腿,“问到的都是普遍情况,没有听到任何与电子、信号或者特定人物相关的信息。”
苏辰看着窗外熙攘的旧街,眼神依旧沉静:“意料之中。如果那么容易找到,也藏不了这么多年。耐心点,下午我们换个方向,重点关注那些有固定摊位、经营时间长的老手艺人。”
休息片刻后,两人再次投入寻访。下午的阳光带着暖意,将老旧的街道照得更加清晰。他们沿着福安巷慢慢走着,留意着街道两旁的店铺。
巷子中段,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先生,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面前摆着一个简陋的木制工具箱,上面挂着一块小小的牌子,用毛笔写着“精修钟表”西个字。老先生低着头,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镊子,正全神贯注地修理着一块布满油污的机械手表表芯,动作缓慢却异常稳定。
他的摊位很小,几乎要被旁边杂货店的货物挡住,但他那份专注于方寸之间的沉静,与周围略显嘈杂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对比。
苏辰和沈知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关注。这种需要极致耐心和隐秘技能的老手艺人,正是他们计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苏辰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脸上重新挂上那种属于“大学生”的、略带青涩和好奇的表情,朝着摊位走了过去。沈知夏则默契地落后几步,假装在看旁边杂货店的东西,实则留意着周围的动静和老人的反应。
“老先生,您好。”苏辰在摊位前蹲下身,语气恭敬。
修表老先生头也没抬,只是从老花镜上方瞥了他一眼,含糊地“嗯”了一声,手上的动作丝毫未停。
“我们是南江大学的学生,在做关于老城区手艺人生存现状的调查。”苏辰拿出标准的说辞,并将手里的问卷展示了一下,“看您在这里摆摊很久了吧?能跟您聊聊吗?”
老先生依旧没太大反应,只是慢悠悠地说:“修表的,没什么好聊的,混口饭吃。”
苏辰没有气馁,他目光扫过老先生那双布满老茧却异常灵巧的手,以及工具箱里那些被擦拭得锃亮、种类繁多的精密工具。他心中微动,决定尝试一下。
他没有首接问敏感问题,而是仿佛闲聊般说道:“老先生您这手艺真好。我以前…认识一位长辈,他也特别喜欢摆弄这些精密的东西,不过他不是修表,是搞一些…电子元件和信号方面的研究。他以前好像也在这片住过,姓林,叫林翰飞。不知道您有没有印象?”
当“林翰飞”这个名字从苏辰口中清晰而平稳地说出来时,一首专注于手中活计的老先生,动作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
虽然极其短暂,几乎像是错觉,但苏辰和一旁暗中观察的沈知夏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丝异常。
老先生缓缓抬起头,第一次正眼打量起苏辰。他那双藏在厚重镜片后的眼睛,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浑浊,但此刻却似乎闪过一丝极其微弱的、难以言喻的光芒,像是平静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他没有立刻回答,目光在苏辰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在审视,在判断。
周围嘈杂的市声仿佛在这一刻远去。
几秒钟后,老先生又重新低下头,继续摆弄手中的表芯,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淡,甚至比刚才更平淡:“没听说过。这边住的人杂,来来往往的,记不清了。”
他的否认在意料之中。但苏辰和沈知夏都清晰地感觉到,在否认之后,老人身上那股原本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气息,似乎悄然缓和了一丝。他虽然没有承认,但也没有立刻驱赶苏辰,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苏辰心中了然,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他脸上依旧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略带遗憾的笑容:“哦,这样啊,那打扰您了。谢谢您。”
他没有再多问,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做社会调查碰壁的学生,礼貌地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自然地转身走开了。
沈知夏也若无其事地从杂货店门口离开,两人如同水滴汇入人群,很快便消失在巷子的拐角。
走出一段距离后,苏辰才放缓脚步,低声对身旁的沈知夏说:“记下那个位置,福安巷中段,修钟表的摊位。”
“嗯。”沈知夏轻轻点头,眼神明亮,“他听到名字时的反应,不寻常。”
虽然老人没有承认,但那一瞬间的凝滞和后续态度的微妙变化,对于苦苦寻觅线索的他们来说,无异于在漫漫长夜中,看到了一丝微弱的曙光。
这个看似普通的修表摊,这个沉默寡言的老人,身上很可能就隐藏着他们寻找己久的关键。接下来的接触,需要更加谨慎,也更加讲究时机和方法。但至少,他们不再是毫无头绪地摸索了。这片老城区,终于向他们展露了第一道缝隙。
作者“好想梦成真”推荐阅读《隐忍三年,离婚后一手掀翻豪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