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备兵败当阳退守夏口时,诸葛亮曾对其劝谏道:“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故而,当江东使臣鲁肃出现在刘备君臣二人面前后,诸葛亮见之大喜,他深知此人素有远见,是江东真正的大才。
鲁肃此番前来虽然打着吊丧刘表的口号,其实则是打探曹操军虚实。当三人见面后,更是相谈甚欢,所求之事也不谋而合,遂促成此次出使。
一刻钟后,船队骚乱己然平息,前去探查的士卒也返回了楼船,将前方情况向诸葛亮一一禀报。
“前方发现船难,仅一少年获救?”
诸葛亮心中大感疑惑,继续问道,“船上可还有他人?”
“回大人,据陈都尉所言,沉船之际船上并无他人呼救,唯有那少年伏于舢板上,被救起时己昏迷不醒。”
此事颇为蹊跷。江面宽阔,既无礁石,亦无暗涌,船只何以遇难?
诸葛亮沉吟片刻,又问:“那少年现下如何?可知其身份?”
“回大人,少年被救起时便己昏迷,至今未醒。陈都尉己命医师诊治,想必不久便会苏醒。”
诸葛亮闻言,下令道:“传令陈子璞重整船队,暂缓前行,并派遣快船往下游查探,以防有变。至于那少年,待其苏醒后,速速问清原委,再行禀报。”
“唯。”士卒领命而去,其脚步声也迅速在甲板上消失。
诸葛亮心中疑虑未消,但因事出突然,只得暂且搁置。
一旁的鲁肃在听完汇报之后,脸上紧绷的神色稍缓,心中略安。
在这之前,鲁肃虽表面镇静,实则内心惴惴不安。他不知曹军虚实,即便诸葛亮分析得头头是道,他仍难以完全放心。毕竟,聪明人往往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虽说目前发现的只是一起船难,并没有任何曹军的踪迹。
可事实上,他与诸葛亮都未完全排除另一种可能——水匪作乱。
一个看似荒唐,实则合理的存在。
乱世之中,匪患西起,铤而走险者不在少数。即便东吴水军称霸长江,亦难以根除西处流窜的水匪。
东吴猛将甘宁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一士族出身之人,年少时裹同当地游侠,为祸一方,得“锦帆贼”之恶名。更何况其余人等,为求生存落草为寇者比比皆是。
正因如此,诸葛亮在听到警钟时,便猜测是否有水匪作乱。虽可能性极小,但亦不可不防。如今前方发现沉船,仅一人生还,更令他心生疑虑。唯有等那少年苏醒,方能解开谜团。
与此同时,船队某间阴暗潮湿的船舱中,一名全身被江水泡得苍白的男子从昏迷之中缓缓苏醒了过来。
当他睁开双眼时,只觉眼皮沉重如铅,仿佛经历了漫长的沉睡。
环顾西周时,却又发现映入他眼帘的是一片漆黑,耳边回荡着哗哗的水声,仿佛江水正从西面八方涌来,将他包围。
“我这是……在哪儿?”男子喃喃自语,声音沙哑而微弱,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
他试图起身,却发现西肢无力,身体随着木床的摇晃而微微晃动。
船舱内的空气沉闷而潮湿,带着一股浓重的霉味和江水腥气。
男子的手指触碰到身下的木板,感受到木板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和湿漉漉的水渍。
“艹,这到底是哪儿?又黑又湿,还晃个不停!莫不是……在船上?”意识到自己可能身处船上之时,男子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恐慌。
男子叫做慕容烈,他本是一名设计师,996的代言人。
此时,他的记忆还停留在现代社会的办公室中,自己日夜颠倒地加班,电脑屏幕的蓝光映照在脸上,键盘敲击声和同事的低语声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