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水葬书”推荐阅读《三国之汉末风云儿》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邓羲闻言冷笑:“哼!王仲宣如今在丞相帐前作《登楼赋》,哪得闲暇与吾等这些闲散之人周旋?”说着便指了指他崭新的侍中冠冕,“在下这顶进贤冠,还多亏沾了劝降之功。”
这话说得阴阳怪气,坐在下首的刘先忍不住皱眉,他们几人大多数都是因力主降曹而得了晋升之阶的,现在听到邓羲所言,心中顿生不满。
“这邓子孝心中怨气甚重,莫不是因授官一事?”
“子孝此言差矣。”
不等刘先开口,右首席位上的荆州大儒宋忠放下手中的《毛诗》注疏竹简,柔声道:“仲宣才学冠绝当世,得丞相青睐也是情理之中。至于劝降之功……难道丞相未曾按功行赏?”
蒯祺闻言嘴角微抽。
这群北来名士倒是适应得快,王粲不过写了篇《登楼赋》就被曹操赞为“建安才子”。反倒是他们这些荆州本土豪族,虽献城有功,却落得个举族北迁的下场。
“曹丞相雅好词章。”傅巽忽然轻笑,“听闻仲宣前日作《登楼赋》,‘华实蔽野,黍稷盈畴’之句颇得丞相称许。”
众人闻言皆举杯相应,唯有邓羲端坐不动。
他指尖着酒樽上“长乐未央”的铭文,忽然问道:“听闻丞相命仲宣兄作《登楼赋》,不知赋中可有‘虽信美而非吾土’之句?”
这话问得刁钻。王粲当年避乱荆州所作的《登楼赋》,字字皆是思乡之情。如今曹操携胜利之威南巡,若真让王粲重提旧作,岂非讽刺?
看着厅中从言笑晏晏变成皮里阳秋的指责,厅角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习祯垂眸盯着案几上的木纹,宽袖中的手指微微收紧。这些昔日刘表麾下的重臣,如今竟为曹营官职高低明争暗斗,让他想起襄阳城外那些争夺腐肉的乌鸦。
“唉!降曹……可笑。”
习祯明白邓羲心中的不满。对方原为刘表的治中从事,是有实权在手的。而侍中一职,虽为皇帝近臣,但如今的汉帝哪有什么权力,侍中早就成了虚职。
反观那位“建安才子”己是丞相府掾属,比这些所谓的侍中更近权力中枢。而且同为侍中,傅巽得授银印,邓羲却只得铜印,这差别足以让荆襄大族颜面扫地。
习祯本不愿来此与这群背主之徒相聚,他们习氏奉行忠孝节义,若不是如今曹操势大,荆襄豪族皆畏之,而且习氏并不是向氏和庞氏那样的顶级豪族,可以保持中立的观望态度,为了习氏的未来,他也只能来到此处。
“诸位。”
蒯祺突然提高声调,“方才说起黍稷盈畴……祺今日正好有要事相商。”
说着他拿起案几旁的竹筹,缓缓展开,“今有曹丞相钧命,需襄阳单独筹措五万石军粮,顺汉水输往安陆。”
“哐当”一声,邓羲手中的酒樽掉落在地。
这位邓氏旁支的家主髯须颤动,眼中满是惊诧:“荒谬!江陵粮仓堆积如山,为何偏要从襄阳征调?”
诗曰:
旌旗蔽日下江东,铁骑如云剑气雄。
霸业未成先傲物,雄师空自负长风。
楼船夜雪虚名累,铜雀春深美梦空。
若使周郎谋略在,灰飞烟灭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