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回到江东楼船时,周瑜正立于船首甲板,远眺江面。在夕阳余晖映照下,他那袭白衣如染血般赤红,腰间佩剑的剑穗随风轻扬。
“都督。”鲁肃拱手行礼,袖口还沾着赶路的风尘。
“子敬辛苦。刘备如何说?”
周瑜转身,见是鲁肃,微微一笑,连忙上前扶起对方。
“左将军己在沿江五里处备好营寨。”
鲁肃从怀中取出布帛绘制的简图,“背山面水,粮道畅通,连取水路径都标注详尽。”
周瑜接过简图,指尖在墨迹上,“刘备此人……败军之际尚能如此滴水不漏,当真不可小觑。”
他忽然轻笑,眼角却不见笑意:“不想这织席贩履之徒,倒是个知兵的。”
想到白日里那位左将军谦和有礼的举止,那双看似坦诚却深不可测的眼睛,背脊不由窜上一丝寒意。这般滴水不漏的作风,哪里像个落魄诸侯?分明是胸有丘壑的枭雄。此人能在乱世中屡败屡起,果然非同寻常。
“刘备言此乃分内之事。”
鲁肃斟酌道:“观其态度,确是诚心。”
“子敬以为,刘备此人如何?”
“左将军宽厚仁德,待人至诚,实乃当世英雄。”
“哦?仁德?至诚?”
周瑜唇角微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当年吕布亦谓其仁厚。此人能在曹操、袁绍之间周旋多年而不倒,岂是易与之辈?”
他指尖无意识地着腰间佩剑的纹饰,心中思绪翻涌。刘备的“仁德、至诚”背后,藏着多少算计?他周瑜岂会不知?只是眼下大敌当前,这些心思只能暂且按下。
听到周瑜发问,鲁肃欲言又止,终是沉默。他深知对方的性情,此刻多言无益。
“来人,传令。”
周瑜忽然转身,朗声道:“让吕子明今夜率前锋营入驻刘备所备营寨。另遣人告知程将军,改道首趋州陵南岸的嘉鱼。”
旋即,他顿了顿,又道:“明日请左将军登船议事。”
待士卒领命而去后,鲁肃也随之告辞。
周瑜独自凭栏,远眺江面。
“曹操……”
他无声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战意如火,仿佛己经看到曹军战船在那片水域搁浅溃散的景象。这一战,不仅要胜,更要胜得漂亮,让江东上下,让刘备,让天下人都看清楚——谁才是这江面上的霸主!
诗曰:
赤壁烟波战未休,江东才俊运奇谋。
纶巾谈笑三分定,羽扇轻摇万舰收。
子敬诚心联蜀汉,周郎傲气镇曹刘。
夕阳染尽英雄血,千古风流一樽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