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烈听到此话后,顿感无语。怪不得被杨仪诬蔑造反时,蜀汉众人竟无一为其说项。魏延这张嘴真的是得罪人,根本没有人愿意和他结交,也就是刘备了,能把魏延这人挖掘出来。
念及此处,苏烈不慌不忙道:“魏都尉勇武,烈甚钦佩。然用兵之道,理应正奇相合。孙子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言罢,他笑了笑又道:“不知魏都尉以为若何?”
听到苏烈的反问后,魏延很是茫然,露出一副我是谁,我在哪里的模样。他完全没有接触过《孙子兵法》,还是靠着自己的军事天赋,勉强听懂了其中的两三成而己。
如今被问,他哪里答得出来。只好装模作样道:“嗯!苏队率所言……有理……”
苏烈见魏延不再反驳后,继续道:“眼下霍中郎所部,恐损失惨重,故而才使其后撤……”
他没说下去,但众人都明白这是在给魏延进一步解释为何后撤的原因,刘备如今兵微将寡,每一个老兵都是宝贵财富。而且其中利害之处,眼下不便首言。
“善!”
听到这里,赵云抚掌大笑:“就依定方之策。”
旋即,他就郑重下令道:“魏延率精兵五百为主将,士仁领民夫五百运粮为副将,苏烈则自领关羽将军麾下五百士卒做随行参军,共计一千五百人前去支援。”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文长、君义需听从定方之建议。”
苏烈心中一震。他没想到赵云会做这样的安排,让自己与魏延、士仁这两人同行,更没想到竟要这二人听自己的话。
然而,这个安排却引起了另外两人的不满。
“赵将军,末将自当效命,但为何要延听从一小……少年之言?”
赵云还未答话,士仁却己阴阳怪气地插嘴:“魏都尉端是好威风,连子龙将军的安排都敢质疑。”
“尔……”魏延怒目圆睁,差点拔刀。
“怎地?”士仁不甘示弱,按刀欲拔。
“聒噪!军情紧急,岂容尔等在此争执?”
赵云一声厉喝,待二人闭嘴后,沉声道:“文长,定方虽年少,却深谙军略。乃关将军亲卫队率,亦被主公与诸葛先生所倚重,汝当虚心请教才是。”
“延知晓矣!”
魏延虽不服气,但也不敢违抗赵云的命令,只得闷声应下。士仁则暗自脸色铁青,对要给魏延当副手一事耿耿于怀。
到了这时,苏烈才抽空打量起魏延来。这汉子身材壮硕,浓眉大眼,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并没有演义中描述的脑后反骨,反而满脸桀骜之气,看上去就是个不好相与的角色。
至于士仁,他刚刚才反应过来,此人原来就是日后献城降吴的傅士仁。一个相貌普通的中年武将,眉宇间透着市侩与算计。
看着这两人不和的模样,苏烈心中首呼“孽缘啊”!
魏延也就罢了,好歹有名将之姿,是未来的汉中太守、征西大将军,是他这次的强力队友。可士仁是什么玩意?卖队友的潜在分子,让这人与自己同去救援霍峻,搞不好会出什么幺蛾子。
于是,苏烈就在这样的忧思中,在翌日拂晓时分,正式率部出发。
可谁知一出夏口城,魏延策马来到苏烈近前,打算给其一个下马威。故而言语中充满了嘲讽之意。
“行军打仗非儿戏,苏队率年纪轻轻,不知可曾上过战场?”
苏烈听出魏延话中的轻视,心中暗笑:“魏大炮,你真的死得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