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初绘,万龙悲吟。那跨越诸天传来的警讯,如同在萧宸心中点燃了一簇无法熄灭的火焰,催促着他迈向更广阔的天地。然而,他深知,远征异界绝非一时血勇可为,需要最坚实的根基与最周密的准备。他将这份迫切深藏于心,转而以更大的心力,投入到对现有疆域的巩固与提升之中。大雍王朝,历经魔劫考验、内乱肃清、界外危机洗礼,其国运非但没有衰减,反而在萧宸这位明君的引领下,如同百炼精钢,愈发坚韧璀璨。如今,在萧宸拥有了“诸界视野”之后,他治理国家的理念也随之升华,赋予了这煌煌盛世以全新的内涵与更加稳固的根基。其一,法理为纲,仙凡共序。《仙凡共处律》及其衍生的一系列细则,已从最初的权宜之法,彻底融入了大雍的血脉。朝廷设立的“鉴察司”权力与威信日重,其成员由修士与精通律法的凡人共同组成,独立执法,对违律者——无论仙凡——皆严惩不贷。各地城隍、土地体系进一步完善,不仅司职阴阳沟通,更兼具监督地方修士、维护一方灵机平衡之责。一种建立在明确法理之上的、前所未有的仙凡和谐秩序,已然成型。修士不再超然物外,而是成为了维护这庞大秩序运转的一部分;凡人亦不再弱势,其权益与尊严得到了律法与力量的共同保障。其二,教化万民,启智通玄。萧宸大力推行的官学与蒙学体系,如今已结出硕果。不仅识字明理者大增,基础的道学知识、养生法门乃至粗浅的拳脚功夫,也开始在民间普及。这并非为了培养多少修士,而是为了开启民智,强健民魄,提升整个族群的心性与体魄底蕴。他相信,一个智慧、健康、明理的族群,其所孕育的人道气运将更加纯粹、磅礴,这才是抵御一切内外灾劫的最根本力量。同时,在各州府设立的“藏经阁”基础区域,也开始有限度地开放一些经过筛选的、关于诸天星象、异界传说(模糊化处理)的启蒙读物,潜移默化地拓宽着臣民的认知边界。其三,厚积资源,未雨绸缪。在萧宸的授意下,工部与户部联合,在保障民生的前提下,开始有计划地储备各种战略资源——尤其是那些与阵法、符文、丹药炼制、以及可能用于修复“星槎”相关的稀有灵材、金属。皇家内库与几大顶级宗门的秘藏,也开始了更有针对性的整理与复制,将那些关于上古秘辛、空间阵道、异兽图谱的典籍单独归类,作为“跨界巡天司”的知识库储备。整个帝国,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在盛世繁华的表象下,为了一个可能到来的、更加宏大的时代,悄然积累着力量。其四,道法自然,平衡阴阳。萧宸将自身对混沌、对平衡的领悟,融入对三界关系的微调之中。他不再仅仅强调压制与规矩,更注重引导与疏通。鼓励修仙宗门开设“外院”,向有缘凡人传授一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法;引导幽冥地府与阳间建立更加畅通的“信息渠道”,让生死之事不再那么神秘可怖,减少因执念而产生的戾气。他试图构建的,是一个生机勃勃、内部循环顺畅、能够自我调节的生命共同体。如今的承平京,乃至整个大雍疆域,呈现出的是一种外松内紧、根基深厚的盛世气象。街市依旧繁华,百姓安居乐业,修士与凡人和谐共处。但在那平静的日常之下,是更加完善的法度,是开启的民智,是储备的资源,是潜移默化拓宽的视野,是自上而下对“守护”与“责任”的认同。这座盛世大厦的根基,已不再仅仅是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和强大的武力,更在于制度的完善、人心的凝聚、文明的韧性以及对未来变化的预见与准备。萧宸站在观星阁上,俯瞰着这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江山。他能感受到那蒸蒸日上、愈发凝实厚重的人道气运,如同温暖的海洋般滋养着自身。这份力量,将是他未来踏足诸天、面对任何挑战时,最可靠的源泉与后盾。盛世已立新基。是时候,将目光投向那声龙吟传来的方向了。寻找“星槎”,探秘“万龙祖庭”,解开混沌祖龙陨落之谜,应对那潜藏在诸天万界深处的、更为古老的“寂灭”威胁……这一切,都将建立在这片被他经营得铁桶一般的江山之上。故土安,则征途稳。:()洞房夜,我给摄政王发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