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生活教育思想与新安旅行团的教育实践》,载《行知研究》总第8期,1983年5月。
刘季平:《正确评价陶行知教育思想》,载《行知研究》总第9期,1983年10月。
李楚材:《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种种》,载《行知研究》总第9期,1983年10月。
杨明远:《陶行知二十六国之行——爱国主义的凯歌》,载《行知研究》总第9期,1983年10月。
搂化篷:《评价陶行知在国民党白色恐怖年代的政治抒情诗》,载《行知研究》总第9期,1983年10月。
王如:《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美育思想——兼述其美学观》,载《行知研究》总第9期,1983年10月。
吴一德:《延安〈解放日报〉评价陶行知教育思想述要》,载《行知研究》总第9期,1983年10月。
曹景滇:《陶行知〈卖艺〉、〈实艺第一夜〉两诗探源》,载《行知研究》总第9期,1983年10月。
刘大康:《陶行知学位名称应统一》,载《行知研究》总第9期,1983年10月。
杨应彬:《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载《南方日报》,1983年10月18日。
黄景钧:《伟大的教育家,慈爱的父亲——陶行知先生家庭教育纪实》,载《父母必读》1983年第10期。
戴自俺:《陶行知的乡村幼儿教育思想》,载《幼教通讯》1983年第10期。
易铁夫:《在陶先生的熏陶下》,载《陶行知一生》,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王琳:《怀念陶先生和他的伟大事业》,载《纪念陶行知》,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朱泽甫:《陶行知与安徽教育二三事》,载《陶行知一生》,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蒋维贤:《行知路:陶行知生平及其教育思想》,载《合肥教院学报》1984年第1期。
戴自俺:《陶行知的幼儿教育理论及其实践》,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4年第1期。
董宝良:《试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同杜威“从做中学”的本质区别》,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4年第1期。
周洪宇:《陶行知的教育诗》,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4年第1期。
周洪宇:《陶行知创办的重庆社会大学》,载《历史知识》1984年第3期。
周洪宇:《陶行知论解放儿意创造力》,载《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3期。
杨学敏:《陶行知哲学思想的探讨》,载《安徽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
张邦民:《试论陶行知世界观的发展过程——兼评〈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载《教育科学研究》1984年笫3—4期。
何国华:《试论陶行知在育才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载《行知研究》总第10期,1984年3月。
张达扬:《蒋管区一朵鲜艳的奇葩——育才学校》,载《行知研究》总第10期,1984年3月。
汪刃锋:《创造与探索——忆育才学校绘画组》,载《行知研究》总第10期,1984年3月。
吕长春:《育才学校的优良传统》,载《行知研究》总第10期,1984年3月。
周波:《忆育才学校在上海的艺术实践》,载《行知研究》总第10期,1984年3月。
马力:《陶行知哲学思想的探讨》,载《安徽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
刘星:《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先驱者——陶行知先生》,载《沈阳教育学院学刊》1984年第3期。
虞肯堂:《浅谈陶行知普及教育思想》,载《光明日报》,1994年3月9日。
夏德清:《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载《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第4期。
张达扬:《深入研究陶行知,开创教育新局面》,载《成都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张达扬、李红梅:《学习陶行知毕生从事人民教育的献身精神》,载《学术研究》1984年第4期。
周志俊:《陶行知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载《安徽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刘季平:《论陶行知教育思想》,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周洪宇:《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教育思想的研究》,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
徐明清:《对陶行知先生的再认识》,载《行知研究》总第11期,198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