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间的学生准备好了,认为可以走动时,教师要征求中间学生的意见,是牵着走还是口头指导。
·这些特定的建立信任的游戏依赖于已经被建立起来的信任感。教师永远不要强迫一位学生去蒙住双眼;一定要让学生自愿参与,并使用松软的围巾或者眼罩,让蒙住眼睛的学生能够轻易地将其拿下来。
·在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让蒙住眼睛的学生坐下,其他学生围上来并发出动物的叫声,这位学生则猜他们是哪种动物。
·当更多的信任建立起来后,蒙住眼睛的学生则可以由搭档牵着一只手或者通过口头的指导来走动。
(二)主题导航:归属感(5分钟)
“同学们,这个游戏的核心概念是归属感。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通过这个游戏你感受到的归属感是什么?”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1:情感图画(10分钟)
教师让学生画一画“情感图画”。情感图画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画出发生的事情,而是让学生画出对这些事情的感受。
“同学们,我们来画一画“情感图画”。比如,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团体中被抛在一边,可能会把自己画得离其他人稍远一些;如果你觉得自己受欢迎,可能所有的同学就手挽手在一起,或者你觉得特别有安全感,就会在小组周围画一面墙。”
学生的“情感图画”可能不是一种情况。例如,有的时候和大家在一起;有的时候可能自己待着。所以,学生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多种情况。
活动2:小组讨论(10分钟)
教师让学生拿着自己的图画分组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在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同学们,你们四人一组讨论:如果自己归属的群体发生了变化,自己应该怎样应对。小组其他成员也要帮助想办法。”
(四)总结与反思:归属感收藏(10分钟)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放松,学会寻找新的归属感。
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所在的归属群体都画出来,并把他们在这些群体中的感受写在图画上。
“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话语展开想象:你正在去超市的路上,突然发现有一家看起来有些奇怪的旧商店,你好像从来没有去过。你走了进去,到处看了看。商店的货架上到处都是些陈旧的东西,但是很有趣。你发现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有另一个货架。货架背后好像有一件你丢了很久的东西。你走过去把它捡起来,放在手心的时候,你想起了它摸起来是什么样的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以及掂量起来有多重。商店的店员微笑地看着你,他说你可以免费把这样东西带走。他把这个东西用棕黄色的包装纸包裹起来给你,你带着它走出了商店。你小心翼翼地把它带回了家,将它放在一个特别的位置。你看着它,想起了这个东西曾带给你许多快乐的时光。现在,请大家不要忘记你脑海中的感受,慢慢睁开眼睛,与其他人相视微笑吧。
“现在把你自己所在的归属群体都画出来或写出来——家庭、学校、街道、社团、活动团体、运动队等,并把自己在这些群体中的感受写在图画上。
“谁愿意和同学们说一说?”
·这是一个冥想练习。教师提示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一些,也可以提前录好,课上播放。
·画归属感时,学生也可以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