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魏书生的教育特色>三处世思想特色

三处世思想特色(第4页)

不断完善自我的魏书生,始终幸福而快乐!

(3)帮助他人之乐。魏书生从不贬低人,有条件时就尽量帮助他人。他为学生买书、买军棋、买足球,他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他热情地鼓励学生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他帮助同事干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无私地奉献给广大教育同行,他当局长、当院长,给副院长、副书记当助手。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魏书生获得了助人的幸福和快乐!

(4)奉献社会之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魏书生是马斯洛理论的受益者,他智慧地享用了这个理论的精神营养。魏书生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只是从理论上知道,而是将这一原理用在生活实际中:把崇高的需求当做判断生活事件好坏的标准。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才会有更高层次需要的追求;魏书生则认为,在生活中,人的低层次需要要服从高层次需要的领导。由此需要理论,魏书生提出了非常独到却又易懂的人生价值计算公式:人生价值=干的活-吃的饭。一个人来到世间几十年,他一生所创造的精神物质财富的总和,减去他所消耗的,这个差值就是他一生的价值。

魏书生计算人生价值的公式是否完全正确有待商榷,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是否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也有待时间的检验,但魏书生自己的确在生活中奉行这样的价值观,以多干工作、奉献社会为人生的快乐。

“索取不是爱,献身才是爱,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明天,热爱人民吗?那么请你收回你向他们索取名利的双手,洒下你的热血,捧出你的诚心,献出你的汗水、力气,你就会在这献身中寻找欢乐与幸福的真谛。因为你不想索取,你就永远不会有索取不到的痛苦;因为你总是在献身,你就无论何时何处,都能享受因献身欲望满足而产生的幸福。”

“谁如果追求绝对的幸福,谁如果不会抑制自己的贪欲,谁就真正进入了痛苦的深渊。”

“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即使不是为了明天,仅仅为了使我们今天活得有价值,活得少一点懊悔,多一分自豪,我们也该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为了使自己多快好省地奉献社会,魏书生还提出了颇有哲理的“比”的学问:机遇和差的比、干劲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道德和高尚的比、将来和强的比、目前和接近的比……目的正确的比,越比越上进,越比越积极,越比越有动力!这么多年来,繁重的工作在他人看来太累了、太苦了,但在魏书生本人,他品尝的是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和快乐!

宋朝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也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与谁归?”

魏书生应该可以归入不以外物而悲喜,升沉都以天下为忧的古仁人里边去吧?有人这样评价魏书生——弃“外物”如敝屣,掘“内心”之宝藏!的确,魏书生一直都目光向内,发展自我,淡看物质享受,追求心灵满足。他以物质贪欲、名利索取为苦,以无私奉献、精神满足为乐。在魏书生看来:一事当前,能更好地提高精神境界与实现自我价值才是利,才是得,而与之相抵触的,即使是滔滔声名或滚滚财富,也是弊,也是失。他并不否认吃喝玩乐是快乐,他还幽默地讲,吸毒是快乐,拿着点权利整人也是快乐,赌博喝酒一切物欲享受就过程感受上讲都是快乐,但他所享受的,是一般人看来并不纳入快乐范畴的劳动、学习、工作、研究的快乐。正是因为把劳动、学习、工作、研究当做快乐,所以他才特别能品出平常日子的滋味。他总说,人要甘于平凡,要在平凡日子中找到快乐,即使面对挫折也要“笑对人生”,要“松静匀乐”,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精神的乐园。

如果说,魏书生有什么忧虑的话,那定是:“君子忧道不忧贫”。他担忧的应该是我们国民素质低,而在国民素质结构中,凡有爱国心的人都强烈地感觉到,最使人忧虑的还是全民族的品德素质低下。魏书生认为“不同的苦乐观使人成为不同层次的人”,正确的苦乐观对人相当重要,苦乐观直接决定着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魏书生之所以成为今天的魏书生,正是因为他有着坚韧积极的辩证苦乐观?

其理必当如是焉!

(三)宽容内省的互助人际观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魏书生提倡“多学习,少批判”“少互斗,多互助”“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他坚持以宽恕、宽容、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对自己则严于反省,常作毫不留情的反思、批判。具体分析起来,魏书生宽容内省的互助人际观可以分成这样几个方面。

1。反感好斗喜批的“**”遗风

魏书生绝不树敌,不愿意和别人斗争。他对好斗喜批的作风一向反感,这与他历经“**”浩劫,亲受残酷批判有关。他亲眼见到人与人斗,相互批判,导致人性丧失,兽性复归,拆散了家庭,斗垮了单位,搞乱了人心,搅乱了秩序,折腾了国家,使文明倒退!

“‘**’中,《人民日报》曾发表过《七亿人民都做批判家》的社论。于是乎一些喜欢批判的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上蹿下跳,四面出击:天地君亲,江河山川,花鸟草虫,古往今来之人,国内国外之事,几乎无所不批。大字报铺天盖地,帽子棍子充斥人世间的各个角落,直批得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其中一些以批判家自居的人,实际是一群迫害狂、嫉妒狂。自己写不出像样的东西,便拼命批判别人的作品;自己不会搞什么像样的建设,便千方百计对别人建设好的东西进行批判。这倒很像非洲的一种树,永远长不成材,但毒性很大,也不许别人成材,在它周围数尺之内,寸草不能生存。遗憾的是,不仅仅几个批判家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做人的意义,更有害的是一些本来善于做实事、善于学习的人也被“做批判家”的口号所毒害,沾染上了“凡事批三分”的毛病。良知提醒我要治疗凡事好批判的病,因为这病的危害很多。”

他还认真思考,分析了互斗的几个方面的危害:培养了吹毛求疵的坏毛病,能变得孤独,容易学坏,失去学习机会,浪费生命。人斗人对双方均无好处,贻害却是无穷,因此,他非常反感好斗喜批的风气,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提醒学生要宽容:

“唉,那个同学,别板着阶级斗争的面孔过日子。别绷紧阶级斗争的弦。”

反对好斗喜批并不意味着魏书生缺乏批判的精神,反对一切的批判。相反,魏书生对自己就时常以批判作手段促内心世界无限趋近于真、善、美。至于批他人,若出于学术的需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他认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身是建设者,破而后能立,着眼于建设的批判才是有益的;二是批他人是建立在勇于自我批判基础之上的。若只把批判作为攻击的武器朝向他人,于人于己都无益而有害。

“偶见严肃的批判家在建设中发现问题不得已而批之,但他们首先是建设者。纯粹以批判成家者如姚文元之流,本来有才华,只因以批判为职业,除留下骂人批人的文章外,没留下像样的东西。对别人的害处且不论,这样做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2。坚持以德报怨的仁恕之道

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人不论是当时受到迫害的还是没有受到迫害的大都是深恶痛绝的。魏书生是浩劫中互斗风气的受害者,他写的日记、文章、稿件共60多万字都被局保卫科、政工科搜去,某党性高的领导从中找出了“否定**”“攻击革命造反派”“鼓吹唯生产力论”等各种各样的反动言论共108条,于是魏书生便被停职反省,接着便是大会、小会地批判,最多时一天挨批三次,公安部还差点直接介入判处他极刑。要说抱怨,他最有资格,对无中生有却上纲上线地掀起当年的“批魏”运动甚至差一点要了他命的人,他若心中有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就是这样的经历,“**”过去他重返领导岗位后,对当年告密诬陷他的人却未采取“以牙还牙”的态度。一位作家写了一本介绍魏书生的书,想给那些恶人、恶事曝光、亮相,而魏书生接到书稿后却坚决不同意,他执意要把那些人的名字和具体事实一笔勾销,他认为人“要与人为善,要以德报怨,争取感化有罪之人”,对当年批判他的那些人持宽恕的态度。他说:

“我衷心希望他能成为党的好干部。人家成了党的好干部了,对他的妻子儿女、父母亲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都有好处,咱自己不是也多了一个知己吗?”

记得有位足球教练说过:“不遭人忌是庸才,常遭人忌是蠢才”,现实生活中,有点冒尖的人经常会遇到东方式的嫉妒,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成名的魏书生,也曾遭遇质疑甚至造谣中伤,还有出于各种原因的误解和批评,面对这些,魏书生大都一笑了之,他有声的回应,通常是说人家说得也有道理。忍耐、宽恕、以德报怨,用仁义之心去容难容之人,尽可能化对手为助手,把外界对自己的阻力降到最低程度,是魏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大特点。

魏书生的学术态度,他自己已经说得非常清楚:

“与人交往时,从吸收的角度出发,益处也很多。对周总理、雷锋、华罗庚,我们理所当然地要吸收他们的高尚品质与横溢的才华。对周围普通的同志,也应该想方设法学习他们的长处。即使对那些短处很多、错误很多、大家都瞧不起的人,我也叮嘱自己,少看他的短处,多看他的长处,这样于己于人都有利。我总想,别人有短处,我没看到,自己并不失去什么。别人有长处,自己没学来,就失去了充实自己的机会。再退一步讲,就是对林彪这样的人,也不要全盘否定。在历史上他们对我们的国家、民族都作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总还有他们个人在认识上、能力上一些值得肯定的方面,把他们坚决、果断、机智等方面的长处吸收来,总比全盘否定更有利些。用学习吸收的观点看待别人、看待学问、看待事物,会使人变得强大、乐观、胸怀开阔。我喜欢这样想:‘不管你有多少缺点,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反正我要学习你那条长处,要把它拿来变成我的。’”

“……多学习,少批判,大家互学长处,长处越来越多,大家关系越来越融洽……”

4。奉行互敬互助的交往原则

在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上,魏书生有三个观点:不神化人,不鬼(丑)化人,千方百计与他人建立互助关系。

(1)不神化人。无论任何人,都没有神化的必要。无论职位多高,无论贡献多大,从人的角度来讲,他都是人,而不是神,绝不能把人神化。神化人的人,被人神化的人,都不会有好的下场。神化人,就容易有过高期待,最后必然失望;鬼化人,就容易否定别人其实就是否定自己。

(2)不丑化人。无论任何人,都没有丑化的必要。无论他身份多低,无论他多贫穷,无论他犯过多严重的错误,他都是人。从人的角度讲,和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他们。

(3)与他人建立互助的关系。我们要做一个好人,不做坏人。“好人以助人为享受,坏人以整人为快乐。”在社会上也好,在单位里也好,在家庭中也是一样,必须以诚待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谅解。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只有经常想着帮助他人的人,他才能随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只有常常谅解他人的人,他才能容易得到他人的谅解。也只有营造一个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大氛围,才能有精力办好大家的事情,办好自己的事情。说穿了,帮助他人做事,实际上正是为自己做事。

仅就成就事业角度出发,人要想干点事业,没有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很困难的,魏书生的互助人际观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书友推荐:燕尔(古言1v1)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认知性偏差潘多拉的复仇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青花冷(先婚后爱H)龙凤猪旅行团陈放顾静姝蝶变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红颜政道穿书后成了狼孩官婿美人香见微知著(弟妹 H)惊悚乐园修订私下辅导(年下师生1v1)嫁给铁哥们被嫡姐换亲之后重生少年猎美触手怪她只想生存
书友收藏:全职法师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蝶变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青花冷(先婚后爱H)龙族堕落调教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潘多拉的复仇官路浮沉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陈思雅徐铁军北电门房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听说你暗恋我千里宦途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继母的闺蜜团(继母的明星闺蜜团)女神攻略调教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