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魏书生的教育特色>一五育并举德育为先

一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第2页)

(二)以德树人

“德智体美劳”是我国的五字教育方针,德放在首位。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强,则中国强。”因此,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也就是关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德育是根

魏书生认为,五育并举并不意味着德、智、体、美、劳平衡着力。五育并举的前提应当是德育发挥主导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观点也是完全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育人为本”。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德育应当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他说:“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

“在中学教育中,德育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对他们的一生将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把德育放在首位,把育人放在首位,这是每位正直的教师心理上的需要,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是人民利益的需要,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党的利益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需要。”

魏书生这里讲的把德育放在首位、把育人放在首位的“六大需要”,深刻全面地阐述了他的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育人观,辩证地分析了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全部重要问题,可以说是魏书生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教书育人实践的思想纲领,就是魏书生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教书育人艺术的思想基础。魏书生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把育人放在首位”,提出“六个需要”,核心问题仍然是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应该说,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育什么样的人始终都是教育的中心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社会的进步、科技文化繁荣,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魏书生对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理论思考、艺术追求和教育实践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贡献。

2。五育并举

仔细观察魏书生的教书育人过程,我们会发现,它是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技教育融为一体的,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教书育人艺术。魏书生注重五育并举、德育主导不是偶然的。前面已经讲过,魏书生教书育人艺术是人师的艺术而不是经师的艺术。人师的艺术的最高目标是“创造”人,是“创造”适合当代和未来世纪时代潮流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世界上最困难的正是“人”的创造。过去几个世纪,工业经济的发展在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这一点马克思在19世纪就已经指出过了,但是进入20世纪中期,人们似乎才突然发现,这种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已经成了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严重障碍。

正因为如此,国际教育界才在培养“完善的人”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完善的人”就是我们说的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一点上,我们已在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与国际教育界的观点是一致的。为了创造“完人”。教师教给学生的就不能只是种种知识,也不能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具备广阔的、高远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人才可能“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这样的人才可能做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要想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能够适应迅速变化的未来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就必须五育并举、德育主导。那种智育领先、德体美劳靠边的经师的艺术无法完成培养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完人”的任务,其他任何将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技教育分裂开来或者突出一个、削弱另一个的教育教学模式也都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事实上,如果将德、智、体、美、劳五育不是当做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整体,而是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让它们互不相干各自为战,那么,结果肯定是德、智、体、美、劳各育的力量都受到削弱,当然更谈不到形成合力进行立体育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了。

魏书生在安排班上学生座位时,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向学生说明人与人的组合是一门大学问,我们可以借来说明五育协调与五育分享产生的不同的结果。魏书生认为:

“不要说万物之灵的人,就是简单的物体,再简单一些,构成物体的原子,其组合方式也是一门大学问。同样是碳原子,呈链状结构排列组合时,便构成了世界上比较软的物质——石墨。而当碳原子呈金字塔状结构排列时,便构成了世界上最硬的物质——金刚石。人的组合也是一样,两个人和两个人合到一起,不一定就是4个人的力量。比如一个书记加一个厂长,倘两个人配合默契,等于3个人、4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力量。遗憾的是这样的例子太少了。另一种情况呢?其中一个人老实厚道,谦谦君子,心甘情愿当配角,这样一加一便还是一个人的力量。也有的两个人合不来,你订的,我不同意;我订的,你不同意。或一好一坏,一个创业,一个败家;一个挣钱,一个挥霍,一加一等于零。还有的两个人为了个人权力,在堡垒里拼命战斗,打得不可开交,置党和人民的事业于不顾,结果企业亏损,一加一等于负一,甚至负二、负三。”

魏书生在五育并举、德育主导这个原则指导下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进行了更深刻的理论思考,正确地解决了德育和智育的辩证关系,这样当然就能将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原则化为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艺术,用于五育并举、德育主导的教书育人实践,并在育人实践这个环节上很好地形成了德育和智育的统一,做到了德育和智育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魏书生说:“曾经有人认为,我的语文教学不像语文教学的样子,而是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我越往语文教学的深处探索越感觉到,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两者不能互相取代,学习的动力不能代替学习的实践,反过来,学习的实践也不能替代学习的动力。回忆自己走过的语文教改之路,我感觉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我教语文极为轻松,根本原因在于育人,在于引导学生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魏书生看来,德育是作用于人脑这部机器动力部分的加油泵,一部机器只有在动力充足的情况下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动力部分”是魏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以及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态度、习惯、自尊心、自信心、抵制力等心理品质的形象性说法,这些因素又称为情意因素或情感因素,它们很容易被忽视,然而无论是中国教育史还是世界教育史上都有无数的事实证明,这些容易被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刚好是对人的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魏书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学效果的一小半决定于智力因素(工作部分),一多半决定于非智力因素(动力部分)。

在魏书生看来,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真正成功的教育中,它们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育家无不认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而且,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育家也无不认为,为了实现这个最高目标,德育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例如,孔子就不是专门要求学生读书,“六艺”之外学生还有郊游、射箭、音乐等活动,要求学生既德才兼备,又能文能武,成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孔子是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的。邓小平提出培养“四有”人才,其中有三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也都属于德育。只有德育,才能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灵魂和脊梁,没有这个灵魂和脊梁,智、体、美、劳动就失去了支撑的力量。

魏书生对德育在五育中的主导作用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这种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来源于对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关于德育主导的重要性,邓小平在1978年就作过精辟的论述:“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遗憾的是,20多年过去了,邓小平的这个论断在许多学校还没有被完全理解和贯彻执行。所以,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简称《决定》)也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可以说,魏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用他30多年的教改实践成果和从他30多年教育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有着鲜明特色的、已经渐趋成熟的教书育人艺术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3。重视美育

魏书生同样巧妙地处理了智育和美育的关系以及美育和其他各育的关系,除了做到了以美辅德以外,还做到了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纵观魏书生的教改实践,可以发现他对美育的重视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对美育的作用的认识也是非常深刻的。1969年,19岁的魏书生刚刚开始他的教学生涯的时候,正是全国乌烟瘴气的时候,到处沉渣泛起,假、恶、丑甚嚣尘上。然而作为一所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的魏书生却在农村孩子们身上发现了真、善、美,发现了学生们心灵世界的广阔。生活在农村孩子中间,他感受到精神的满足,灵魂的安宁。魏书生回忆说:“那时,大人们为了适应形势而违心地斗争、批判、清队、整自己的同胞,我感到深深的悲哀而又无可奈何。于是我便决心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辟一片绿地,播撒上真善美的种子。我想,这世界上,如果由于自己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那我便获得了生存的幸福,有了一分生存的价值。”后来魏书生回忆还认为那一段教学生活给他的收获十分丰富,他在那儿发现了一个十分纯洁十分美好的世界——儿童世界,和儿童们在一起他也变得纯洁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体魄健全的强大的源泉。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作为一个致力于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对于美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十分重视,他不仅把美育作为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在自己的全部工作之中,而且,在他担任校长以后,他还将美育贯穿在学校的全部工作之中,体现在学校的整个精神生活之中。

魏书生的美育是从美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开始的。他对环境美和心灵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十多年前,当我们学校还是两栋平房夹着一个涝洼塘似的操场,四周连围墙都没有的时候,我和实验班的同学们便商量买了花盆,养了花……我喜欢大自然,也喜欢养花,我觉得学生们在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花的旁边学习,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他们班级不但养花,而且养鱼。因为魏书生认为:“教室里养鱼,美化了环境,陶冶了学生情操,又使学校生活增添了一点情趣,增加了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我总觉得,学校不能只靠传授知识一种手段来吸引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应尽可能多地有吸引学生的手段、方式,这些吸引学生的地方越多,学生也就越爱学校,学校的凝聚力也越强,在这种下,进行智育效率一定会更高。”魏书生担任校长后,更是规定全校各班教室内要做到“八有”,其中包括有盆花、有鱼缸,同时,校园内做到冬季松柏常青,四季鲜花盛开,用美好的环境来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

4。重视体劳

有的体育教师或劳技课教师将自己担任的课程称为“豆芽课”,应试教育盛行的学校都把这类课程看做可有可无的,应该替考试科目让路的副科,但在人师看来,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魏书生是将体育和劳技教育放在与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联系中来进行考察和实施的。魏书生不但是体育教师,而且他在体育方面的育人艺术是值得体育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魏书生他们班学生进行越野跑的情景就足以说明了。

先看冬天的情景:19年前的一个冬天,数九寒天,北风呼啸,朔风吹得枯草、芦苇都向南倒在了地上,行人往北走的时候都只能转回身,背对着风一步一步倒着走。这么冷的天,还要不要坚持每天10里地长跑的班规?大家举手表决,结果以绝大多数通过。学生们把大衣扔在教室里,冲出校门,争先恐后地朝西北的六里河跑去,跑上六里河大坝便折向北方,正对着肆虐的北风冲刺。全班同学和北风抗争着,充满了压倒它的气势,终于跑到了预定地点。回到教室,同学们满脸通红,额头冒汗,眉毛上结满冰凌,充满了战胜自我的幸福感、自豪感,畅谈战胜严寒的欢乐。

再看夏天的情景:1997年6月18日,差一天就要升学考试了,天极热,骄阳似火,柳梢不动,人们穿着短袖衬衣坐着都出汗,然而下午第三节他们班学生照旧冲向炽热的操场,你追我赶跑起来。有的学生穿着长袖衫不算,居然外面还套着蓝色运动服。问他们为什么不脱掉,他们的回答是:这样能苦中求乐。到校参观的江苏省如东县教委严仲清主任从早晨一直观察同学们的活动,看着一个个满头大汗的学生,感慨地说:“学生们意志这样坚强,这样能吃苦,学习上有点难处根本不在话下。”

魏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

“从严冬跑到盛夏,从70年代跑到90年代,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跑步中体验甜,从更高层次上去认识苦与甜,去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去发现一个新的快乐的天地。一个身体强健的学生,学习效率自然要高于身体病弱的学生。坚持长跑,更重要的是,不只增强了体质,而且磨炼了顽强的意志。有了顽强的意志,就容易征服学习上的道道难关。将来走出校门,凭着顽强的意志,同样容易战胜工作中的重重险阻。建议中学生朋友每天给自己安排一段跑步时间,这种运动方式简单易行,不需要什么设备器械。运动方式单调,唯其单调,才更容易磨炼意志;唯其单调,才更容易养成苦中求乐的品质。”

对于劳技教育,魏书生也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育人力量,应该把它放在和其他各育的有机联系中来进行考察和实施,在这一点上,魏书生同样受到苏霍姆林斯基很深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不能与学习、与道德的培养和发展相提并论的。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我们是紧密联系德育、智育、美育来看待劳动教育的。劳动教育是德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它对德育、美育及体育、智育都有促进作用。”但是魏书生没有照搬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当代中国教育的现实情况,特别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和创造,魏书生就不是现在这样的教育艺术家,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和创造,也就不可能有魏书生教书育人艺术。

为什么要从小就锻炼学生科学地制订劳动计划、科学地组织劳动过程的能力呢?魏书生认为:

“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就是专业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越高,熟悉程度就越高,自然劳动效率就提高了。学生从小承包任务,增强了责任感,减少了劳动时当场分配任务的互相推诿现象,或互攀比现象,节省了重要分配劳动任务的时间,提高了完成所承包任务的熟悉程度,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也有利于他们将来走向专业化较强的现代社会。”

书友推荐: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我偷奸了同学的妈妈红颜政道不乖(姐夫,出轨)蝶变女神攻略手册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袅袅春腰鱼目珠子(高干1v1)逍遥小郎君玻璃罐里的珍珠和蛇天仙师娘见微知著(弟妹 H)我的年轻岳母以婚为名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书友收藏: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继母的闺蜜团(继母的明星闺蜜团)触手怪她只想生存梨汁软糖【1V1甜H】陈放顾静姝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听说你暗恋我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绝品宏图以你为名的夏天全职法师医道官途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官路扶摇蝶变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非常权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