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EroLadtalMouffe,HegemonyandSocialistStrategy:TowardsaRadicalDemocraticPolitidedition,p。104。
[20][英]尚塔尔·墨菲:《后马克思主义:民主与认同》,山小琪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21][英]恩斯特·拉克劳、尚塔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154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2][英]恩斯特·拉克劳、尚塔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144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3]同上书,144~145页。
[24]同上书,145~146页。
[25][英]恩斯特·拉克劳、尚塔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142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6][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100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7][法]雅克·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290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8][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239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9][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232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0]同上书,79页。
[31]同上书,104页。
[32][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176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3][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23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4]SlavojZizekandGlynDdly,versationswithZizek,PolityPress2004,pp。2-3。
[35][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239~240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6]同上书,283页。
[37][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98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8][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应奇等译,86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9][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281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0]参见曾枝盛:《詹姆逊的后马克思主义身份问题》,载《南京大学学报》,2006(2)。
[41][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30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2]同上书,306页。
[43][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5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4]同上书,10页。
[45][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167~16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6][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2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7][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29~3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8][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282~28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9][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80页,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50][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295页,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51][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302页,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