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转引自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1][英]恩斯特·拉克劳、尚塔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145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2]同上书,27页。
[13]转引自曾枝盛:《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迷误》,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
[14]转引自曾枝盛:《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迷误》,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
[15][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23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6]参见曾枝盛:《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迷误》,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
[17][英]恩斯特·拉克劳、尚塔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50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8][英]恩斯特·拉克劳、尚塔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导论,3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9]同上书,75页。
[20][英]恩斯特·拉克劳、尚塔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216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1]参见同上书,217页。
[22]同上书,126页。
[23][英]恩斯特·拉克劳、尚塔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126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4][英]尚塔尔·墨菲:《后马克思主义:民主与认同》,山小琪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25][英]恩斯特·拉克劳、尚塔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2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6]朱迪斯·巴特勒、恩斯特·拉克劳、斯拉沃热·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关于左派的当代对话》,胡大平等译,98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7]参见曾枝盛:《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迷误》,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
[28][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251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9][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应奇等译,18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0][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426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1][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251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