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
於是,话题从“信阳毛尖”开始,整个上午,三科办公室就成了大型“故事会”和“茶话会”现场。
韦东毅也大方地把那袋信阳毛尖贡献出来。
这年头茶叶是稀罕物,大家都很自觉,每人只捏了一小撮,衝上满满一大缸热水,美滋滋地品著难得的香茗,话题从茶聊到厂里的各种八卦。
临近中午,科长董华文拿著一沓印著红字的餐券走了进来。
他一眼就看到科里人人茶缸里飘著嫩绿的茶叶,香气扑鼻。
他走到韦东毅桌旁,目光落在那报纸包著的茶叶上,好奇地问:“嚯,这毛尖,哪弄的?看著不错。”
韦东毅赶紧拿起茶叶包:“科长,昨天弄了点,给您尝尝。”
他说著,顺手从旁边撕下一张稿纸,准备倒一些包起来。
董华文却眼疾手快,一把將整个茶叶包拿了过去,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嗯,你小子有心了。既然是你一番心意,那我就不客气了。”
他一边说,一边极其自然地把整包茶叶揣进了自己鼓囊囊的裤兜里,“下不为例啊!”
他拍了拍韦东毅的肩膀,仿佛在夸奖懂事的下属。
韦东毅看著自己手里那张空白的稿纸,又看看董华文鼓起的裤兜,心里暗骂一句“老狐狸”,脸上却只能挤出笑容:“应该的,科长您喜欢就好。”
周围的同事交换著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憋著笑。
董华文乾咳两声,扬了扬手里的餐券,成功转移了话题:“说正事。今天中午厂里大会餐!这次咱们三科贡献突出,厂领导特批,咱们科每人两张餐券!”他特意提高了音量,语气带著自豪。
“两张?!”张勇第一个叫出声,一脸惊喜。
“嘿!这回厂里总算办了件人事儿!”
“就是!没咱们出去跑,他们哪来这么多肉吃?早该这样了!”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之前的压抑一扫而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脸上洋溢著兴奋。
董华文开始挨个发餐券。
发到韦东毅时,韦东毅接过两张散发著油墨香的餐券,看著董华文鼓鼓的裤兜,忍不住“咬牙切齿”地说:“科长,您回去喝茶的时候……千万小心,別烫著嘴。”
董华文哪能听不出弦外之音,得了大便宜心情正好,笑眯眯地回道:“谢谢东毅同志关心,我一定慢、慢、品、尝。”他把“慢慢品尝”几个字咬得特別重。
韦东毅把餐券隨手塞进兜里,拿出自己的铝製饭盒,准备去食堂。
董华文见状,叫住他:“东毅,中午別去打饭了,跟我走。”
说著,董华文便背著手回了自己的小办公室。
韦东毅心领神会,这是又要去吃“小灶”了。
他立刻拿著饭盒和那两张餐券,快步走向钳工车间。
车间里也正热闹,工人们排队等著领餐券。
韦东毅在人群中寻找易中海的身影。
“东毅兄弟?”一个带著点惊喜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秦淮茹不知何时凑了过来,脸上带著热情的笑容,身体有意无意地靠近了些,“领餐券呢?怎么跑我们车间来了?”
韦东毅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拉开距离,语气平静而疏离:“秦师傅,我找下我爸(易中海)。”
在厂区,他不想和秦淮茹有过多牵扯。
秦淮茹听到“秦师傅”这个称呼,明显愣了一下,笑容有些僵。
这时,易中海正好领完餐券走过来:“东毅?有事?”
韦东毅把易中海拉到旁边人少的角落:“爸,科里每人发了两张餐券。中午我跟科长有应酬,用不上。您拿我的餐券,打两份好菜,下班带回去和妈、奶奶一起吃。”
他说著,把两张餐券和自己的饭盒,连同自行车钥匙一起塞给易中海,“车您下班骑回去。”
易中海点点头,接过东西:“行,知道了。你去吧,別让领导等。”
韦东毅回到採购科时,办公室里已经空无一人,连他的搪瓷缸都不见了踪影——显然是被同事们提前带去食堂“占位”了。
这让他有点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