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偶尔停下来,快速夹几口菜,动作从容不迫。
两轮凶猛的车轮战下来,算下来又下去了一斤半多!
整个包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韦东毅这深不见底的酒量彻底震住了。
马书记眼中的惊奇变成了毫不掩饰的讚赏和一丝难以置信。
他抬手制止了还想继续“衝锋”的后勤处长:“好了好了!適可而止!今天算是真见识了!韦东毅同志,好!很好!”
他转向李副厂长和董华文,“老李,董科长,这样的年轻干部,有勇有谋,有担当,还有这份……嗯,特殊才能!一定要好好培养!是咱们轧钢厂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副厂长红光满面,连连点头:“马书记放心!东毅同志是我们后勤系统的重点培养对象!”
董华文更是与有荣焉,腰杆挺得笔直。
一场目的明確的“復仇酒局”,最终以韦东毅再次“一夫当关”的绝对胜利告终。
马书记和李副厂长先行离席,对韦东毅又是一番勉励。
韦东毅心中清楚,经此一役,他“轧钢厂第一海量”的名头算是彻底坐实了。
从此以后,但凡厂里有重要的对外接待酒局,他韦东毅必然是座上宾。
这不仅意味著能跟著领导混吃混喝,更代表著一种隱形的地位和融入核心圈子的標誌。
在这个年代,酒桌,往往是另一种形式的战场和舞台。
他入职三科,已是李副厂长的派系,只要紧跟这艘船,即便未来风浪再大,也能保得自身安稳。
董华文跟著李副厂长去匯报工作了,韦东毅独自回到三科办公室。
吃饱喝足,新一轮的插科打諢又持续了一个下午。
没办法,採购科的人不出任务的话,就閒得慌,除了耍嘴皮子也没事可干!
快下班的时候,韦东毅提前一点离开,去一车间找易中海一起回家。
刚走到车间门口,就看到秦淮茹似乎有意无意地在门口张望。
一见韦东毅,她立刻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过於热情的笑容:“东毅兄弟!下班啦?”
她凑得有些近,声音刻意放软,“我听说……你找对象,不嫌弃农村姑娘?”
她观察著韦东毅的脸色,见他没什么特別反应,立刻接著说:“我有个堂妹,叫秦京茹,今年十八,在老家。那模样,不是我说,可水灵了!皮肤白,大眼睛,身段也好!你看,要不要……我让她来,你们见个面?认识认识?”
韦东毅停下脚步,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对秦京茹实在提不起兴趣。
虽然原著里她容貌尚可,但性格和眼界实在不合他意。
何况,他心中早有盘算。
上次去双塔山,董华文閒聊时提到过一个叫刘峰的机修厂厂长,他后来琢磨,那很可能就是《人是铁饭是钢》里的人物。
他正打算找个机会攛掇董华文去双塔山机修厂“联络业务”,目標就是那位清冷骄傲的厂医丁秋楠。
如果能从崔大可手里截胡丁秋楠,不比和秦淮茹的表妹纠缠强百倍?
心里这么想,面上却不能直接驳了邻居的面子。
韦东毅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容,语气温和但带著不容置疑的距离感:“秦师傅,谢谢您费心想著。不过这事儿吧……我奶她比较坚持,想让我先在城里找个有正式工作的姑娘。我答应过她老人家了,先在城里找找看。要是实在没合適的,再考虑农村的也不迟,您说是不是?”
秦淮茹显然不死心,还想继续推销:“东毅兄弟,你是不知道,我那妹子……”她试图描绘秦京茹的种种好处。
韦东毅却不再接话茬,只是礼貌地笑著,目光越过她,看向车间里面走出来的易中海,扬声招呼:“爸!这边!”
同时脚下不停,直接迎著易中海走去,巧妙地结束了这场令他厌烦的“相亲推销”。
秦淮茹看著他的背影,脸上的笑容终於维持不住,悻悻地撇了撇嘴。
韦东毅和易中海匯合,推著自行车,边走边聊著厂里会餐的盛况和鸽子市的见闻,身影渐渐融入下班的人流和四九城黄昏的暮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