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12 寻求那一抹亮色(第2页)

——访《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作者谢亦森

《秘书工作》记者李向朝 王泽阳 徐少春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公文写作类图书的出版动态,可惜的是相关书籍鱼龙混杂、佳作寥寥。最近,有人给编辑推荐《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大手笔》)这套书,大家读后感觉很解渴、很受用,于是就萌生了当面与作者交流的冲动。

“月亮之都”宜春山明水秀、土沃泉甘,虽处在如火般“热情”的盛夏,但依然让人惊艳于她的靓丽。在市委大楼的办公室里,《大手笔》的作者,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宜春市委书记谢亦森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的谈话思维缜密、诙谐直爽、妙语连珠。说到高兴处,他点燃一支香烟,时不时地用手轻轻拍打着桌面,像是为我们的交谈打着节拍。透过缓缓升起的烟圈,我们注意到,他的眼神中饱含着对17年秘书工作生涯的深厚感情……

记者:我们知道《大手笔》在读者中反响很好,最初是什么让您动了写书的念头?创作这两本书的过程怎样?

谢亦森:写书的念头很简单,就是想从个人实践角度对“爬格子”的事业做一个粗浅的总结,也给那些刚入门的年轻朋友们提供点参考。这套《大手笔》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册。“理论篇”写成于12年前,当时我刚结束17年的秘书生涯,从市委秘书长转任市委宣传部部长,利用半年的业余时间,凭一支笔、几沓稿纸,“闭门造车”,对自己当秘书期间以及周围的秘书们经常遇到的100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涉及写作的基本素养问题,领导讲话、调研文章、重要文件、工作总结、信息等常用文稿的写作,采取问答式的体例,把个人心得体会集结起来。“实践篇”是在读者和周围同志的鼓励下创作出来的。这个结集没有沿用“理论篇”的问答体,而是把日常文稿写作中最常见、最困惑、最难办的17个问题集中起来写,采用“提示方法实例心得”的模式,由秘书们从我所有文稿中挑选他们认为最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篇章或片段,由我写提示、方法,继而举例,最后秘书写心得,引导读者们进行“实战演练”。如果说“理论篇”是公文写作入门篇的话,“实践篇”可算提升篇,是我与秘书们合作的产品。

记者:做了17年的秘书工作,作为领导满意的“大手笔”,您对于写好公文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谢亦森:说我是“大手笔”不敢当。不过从秘书、秘书科长、政研室副主任到秘书长一步步走来,写了不少稿,熬了不少夜,也品尝了其中的酸甜苦辣。要说写好公文有什么体会?可能一两句话说不清楚,除了领导出思路和点拨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秘书们自己的刻苦努力,至少应做到这样几点。一要有信心和进取心。作为文字秘书,在写作上要有“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这不是狂妄,而是一种气概。如果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给自己施加压力,那就永远成不了“大手笔”。二要掌握方法。包括怎样读书、怎样积累资料、怎样看待和分析问题、怎样掌握各类材料的写作技巧,等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一点非常重要,掌握了方法,就可以少走弯路,就会成熟得快一些。三要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当文字秘书就得一天到晚“爬格子”,只这一个“爬”字,就形象地道出其中的艰辛。所以,怕苦就别来当秘书,当了秘书就不能怕吃苦,而要甘于吃苦、善于吃苦,苦中求乐、以苦为荣。苦乐不均、分配不公的现象在机关不同程度地存在,现在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文字秘书只有具备强烈的奉献精神,才能正确对待个人荣辱得失,在走向“大手笔”的道路上奋发努力、力求上进。

记者:您现在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跟以前做秘书相比,角色、站位不同,看待公文写作有什么样的不同?

谢亦森:我想先谈谈自己对秘书所写文稿的要求。第一,看稿子是否管用。一切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为文而文”,还是“为事而文”的问题。稿子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推动实践,这是第一位的衡量标准,不符合这个标准,稿子就缺乏实用价值。第二,看稿子合不合乎发文机关意图,合不合乎领导同志的站位、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风格。这也就是我常说的要与领导换位思考,站在领导的角度想问题。第三,看稿子是否有可读性和可听性。光是层次分明、语言通顺等等还不够,还要有新意。哪怕是讲同一项工作,不同时期也应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甚至是不同的小标题制作方法。有新意,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人家才喜欢看,喜欢听。

角色、站位变了,但作为过来人,对秘书工作的艰苦还是感同身受。所以我觉得,领导对秘书、对稿子不能过于苛求,要允许他们有一个适应、成长的过程。要注重言传身教,观点怎么确定、稿子怎么修改,有时候不能光说,还可以辅导辅导、指点指点,让他们更快提高。对秘书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多加关心,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和成长,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确实优秀的、确实德才兼备的,还要敢于提拔任用。

记者:很多年轻同志迫切想提高公文写作能力,作为过来人,您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

谢亦森:年轻人热爱文秘岗位,想尽快独立成文,甚至巴不得一下子就成为“大手笔”。有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事情急不得,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得打牢基础,循序渐进,掌握方法。第一,要打牢功底。这是写好公文的必然要求,包括对公文的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写作规范、处理办法等基本常识要尽快了解,对本地、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运行情况要尽快掌握,对大政方针、时事政策、典型经验、社情民意、人文历史等有价值的东西要多掌握、多积累。第二,要学会“角色模拟”。就是要换位思考,在写作时“化身”为领导,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是领导的方式,表达的内容是领导的所思所想,语言表达的习惯是领导的习惯,写出的东西有领导独特的“味道”。第三,要掌握写作技巧。这套书的封皮就说了,“公文写作绝对是门技术活”。新来乍到,初学者写好材料要有一个过程,先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写好“豆腐块”“火柴盒”,慢慢摸索、积累;要反复研读那些质量较高的文稿,看看别人怎么写,对改过的文稿要仔细分析,搞清楚人家为什么这么改;还要跳出固有的模式,打破传统的“枷锁”,在结构、笔法、语言表达等方面善于变化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四,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写材料是一件既辛苦又清苦的工作,要善于“熬”。如果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苦,坐不穿凳子,就很难成功。作为初学者不仅要有对挫折、失败甚至嘲笑、委屈的忍受力,更要有一股不折不挠、不离不弃的“熬劲”,熬出经验、熬出水平,最终熬成“正果”。

记者: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切实改进文风,您认为当前文风存在哪些问题?应当怎样改进?

谢亦森: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机关文风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一些问题积弊较深,当前文风仍然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尤以长、空、假、旧较为突出。一是长而不实。两三千字能说清的问题非要五六千字,三十分钟能讲完的内容非要讲一两个小时,唠唠叨叨,啰啰唆唆,无端浪费别人的时间。二是空而无物。不管需不需要,凡事必谈理论,开篇就是认识,看似博大精深,实则空洞无物。认认真真说空话,辛辛苦苦讲套话,到头来没有几句管用的话,对实际工作毫无指导和推动作用。三是假而失真。不认真调查研究,或闭门造车,或道听途说,统计加估计,推测加想象,致使材料失实、失准,水分太多,“干货”太少。四是旧而平庸。不了解新情况,不研究新问题,唯书唯上,照抄照搬,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办法。

文风体现政风、体现作风。改进文风是领导者和文秘工作者的共同责任,但首先要从领导抓起,特别是要从“一把手”做起。“一把手”要当改进文风的表率和标杆。“一把手”不改进文风,下面是改进不了的。我提倡,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凡重要的稿子,最好是领导自己动手写,或者把主题、观点、重点内容等主要的东西都思考清楚,给写作班子一个明确交代,这样不仅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也有利于改进文风。要说具体怎么改进文风,我想,应以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作风的转变促进文风的转变。一是篇幅上,要提倡讲短话、发短文,力戒拖沓冗长;二是思路上,要贴近基层、联系实际,大胆创新求变,力戒生搬硬套;三是内容上,要提倡讲实话、报实情、出实策,力戒空头文章;四是语言上,要力求简洁、朴实、通俗,力戒华而不实。

链接二 关于讲话稿写作的几点体会

——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公文写作培训班上的讲稿摘要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省司法厅选在这个日子举办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公文写作培训班,本身也是“读书”,是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实际行动。看到同志们感到很高兴,也感到很亲切。说“高兴”像是客套话,说“亲切”是真心话。因为我曾经搞过政法,又当过秘书,和你们是“双料”同行,见到同行格外亲。

今天给我的题目是“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说实话,这个题目很大,不太好讲。机关应用文有多个文种,讲话稿是其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难写的一个文种。法定公文都有一定的格式可循,而讲话稿没有固定格式,有太大的个人发挥空间,有太多的评价标准,领导干部有很高的要求。我既当过秘书,也当过领导,在所有的应用文写作当中,我最重视的是领导讲话稿的写作。为什么呢?领导讲话稿不仅是表达决策、部署工作,还能体现出领导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还包括个人的风格、特点和人格魅力。所以,只要你把领导讲话稿写好了,领导觉得只要是你写的稿子,他就放心,他即便不看不改也可以用了,那领导准会喜欢你,也会赏识你、器重你。三国时期,袁绍有一个秘书叫陈琳,他很会写文章,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传到曹操那里后,曹操正被头痛病折磨,一看完那篇文章,曹操就说“此愈我病也”。后来陈琳被曹操俘虏了,曹操惜他有才,不仅不杀他,还给他封了官,为己所用。看了文章病都好了,由此可见写得好的稿子对领导有多大的作用。

那我今天要讲什么呢?想了一下,分几个层次谈一些想法,与同志们交流。

一、领导讲话稿的性质、作用和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

领导讲话稿的一般类型和写作要领,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多谈了。这里首先讲讲它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领导讲话是行使领导职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推动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工作,领导有什么主张、什么意图,领导集体有什么决策,是通过文件和讲话表达出来的。领导者行使领导职能无非是三个途径。一是用嘴领导,要办什么事,怎么办,用嘴巴说出来,下面照办。二是用笔领导,也就是邓小平同志说的,枪杆子、笔杆子,革命要靠这“两杆子”,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子。用笔领导是一个重要的领导方式。像毛主席写了那么多文章,都表达着他的重要思想、执政主张。三是用行动领导,即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大家一起干。这三种领导方式,应该兼而有之,其中用笔领导是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它把领导意图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传扬开去,以利下级贯彻执行。

第二,领导讲话是推动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任何领导讲话都有他鲜明的指向性、目的性。也就是说,我参加会议做讲话,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讲话的主题是什么?主要的思路是什么?奋斗目标是什么?工作举措是什么?基本要求是什么?说出来就是让下面去理解、执行的。这就是指挥,是推动某一项或几项工作按照领导层的意见去运转,去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有的同志把讲话稿想得太复杂,动不动就要搞成个鸿篇巨制,要写成多么漂亮多么精彩的文章,其实没有必要,只要围绕部署工作、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第三,领导讲话是凝聚人心的一种重要方法。领导在布置工作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工作目标而共同努力。因为有一些工作如果不动员、不做思想工作、不把道理讲清楚,就很难贯彻执行下去。讲话稿不同于文件,文件主要讲“做什么”“怎么做”,一二三四五部署下去就行;领导讲话不仅要讲“做什么”“怎么做”,还要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把依据和道理讲清楚,让决策层的主张和意图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情况比较复杂的工作、改革创新的工作,需要通过领导讲话,或阐释道理、讲清意义,或审时度势、分析利弊,或解疑释惑、形成共识,或指明方向、鼓舞士气,这样才能做到认识一致、步调一致,促进领导决策得以顺利贯彻落实。

第四,领导讲话是领导者个人素质和风格的一种直观表现。领导讲话虽然是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但同时也带有领导本人个性化的表现,包括他的世界观、政绩观、思维方式、工作风格乃至他的个人魅力,都可以在讲话稿中得到反映。这个大家应该都看得很清楚。所以我们老讲文如其人,通过讲话就可以看出领导是什么样的思想境界、什么样的工作风格、什么样的能力水平,这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这几方面不一定很全面,大致是这么几层意思。讲话稿年年写、月月写,甚至天天写,大家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机关应用写作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课题。我接触过很多同志,都说如今讲话稿越来越难写。为什么难?难在哪里?我认为难就难在“五高”。

一是领导者的水平比过去更高了。过去我们给领导写讲话稿,那时领导干部当中文化水平高的不多,还比较好对付。特别是一些工农干部出身的领导,基本上你怎么写他怎么念,一二三四五,观点加例子,这个是比较省事的。现在不一样了,领导干部知识化、专业化,很多领导都是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理论水平、思想水平都很高,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很强。碰到这种领导,写作要求当然高多了,如果起草者自己功底不行,就很难跟得上。

书友推荐:青花冷(先婚后爱H)糙猎户与娇贵少女蝶变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惊悚乐园修订认知性偏差我偷奸了同学的妈妈私吻蝴蝶骨嫁给铁哥们房客(糙汉H)袅袅春腰玻璃罐里的珍珠和蛇以婚为名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你吃饭没有红颜政道天仙师娘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见微知著(弟妹 H)
书友收藏:见微知著(弟妹 H)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女神攻略调教手册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蝶变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我的年轻岳母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官梯险情升迁之路陈思雅徐铁军梨汁软糖【1V1甜H】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绝品宏图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