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3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11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参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63—6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0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8]参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154—15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同上书,167页。
[10][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08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海德格尔选集》下卷,771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3]同上书,763页。
[14]参见《海德格尔选集》上卷,588—607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6页注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同上书,54、77—78页。
[18]吴晓明:《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上)》,48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同上书,54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5—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3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5页,并参见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3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5]同上书,306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7]同上书,76—79页。
[28]参见[法]阿尔都塞:《黑格尔的幽灵》,360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3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0]同上书,316、319—320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6页注1,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116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6][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27页注1,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