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重阳佳节临近,宫中开始筹备菊花酒和重阳糕。
我特意命人多备了一份,让锦书暗中送往景祺阁。自中秋夜对饮之后,我与陈贵人、赵美人之间,似乎悄然生出了一丝难以言表的默契。她们时而托人送来一些自制的香囊、绣品,虽不昂贵,却别具一格。
这日,我正审视重阳宴的菜单,锦书入内禀报,称陈贵人求见。
我颇感意外,这还是她首次主动踏足凤仪宫。
她身着一件素净的秋香色宫装,发间仅簪一支银簪,朴素得宛若体面的女官,而非宫中妃嫔。手中捧着一个小包袱,行礼时依旧从容不迫。
“打扰娘娘了。”她将包袱置于桌上,“这是臣妾与赵美人合力制作的几件小衣裳,供皇子殿下御寒。”
我解开包袱,里面是两件精致的棉袄,针脚细腻,绣有吉祥的云纹,棉絮铺得厚薄均匀,一触便知是用心之作。
“劳你们费心了。”我示意锦书收好,“安儿正缺冬衣。”
她微微一笑:“臣妾愚钝,只会这些微末手艺。”
我邀她坐下品茶。茶香氤氲中,她环视殿内布置,目光在窗边的绣架上稍作停留。
“娘娘还保持着绣花的习惯。”
“打发时光罢了。”我回应,“你也通晓绣工?”
她摇头:“臣妾手拙,不及娘娘万一。只是……”她略一停顿,“想起先皇后在世时,也常在窗边绣花。”
我心头一动,顺着她的话问:“先皇后也喜欢绣花?”
“是的。”她眼神悠远,“娘娘最爱绣梅花,说梅花清傲,配得上这宫墙深雪。她绣的梅花,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香气。”
我忆起自己绣的那幅梅花图,心中泛起一丝奇异的感觉。
“可惜,”陈贵人轻叹,“她绣的那些绣品,在她离世后都被收走了,一件也没留下。”
殿内一时寂静,唯有茶烟袅袅。
“你今日来,不只是为了送衣裳吧?”我轻声询问。
她抬眼望我,目光清澈如秋水:“娘娘慧眼。臣妾今日来,是想告知娘娘一件事。”
“何事?”
“关于先皇后……和娘娘的。”
我执壶的手微微一颤,茶水险些洒出。
“与本宫有关?”
她点头:“娘娘可还记得,永和元年春天,您曾随沈夫人入宫赴宴?”
我蹙眉回想。永和元年,那是四年前,我尚是待字闺中的少女。确实曾随母亲入宫参加百花宴,但那时先皇后还在位,我并未得见。
“记得。但那日并未见到先皇后。”
“娘娘见到了。”陈贵人语气坚定,“就在御花园的梅林里。”
我愣住。记忆中的画面逐渐清晰——梅林深处,一位身着凤纹宫装的女子站在梅树下,仰头凝视枝头的梅花。她听到脚步声回头,对我微微一笑,那笑容温婉,眼中却带着淡淡的忧愁。
原来那就是先皇后周氏。
“那时先皇后刚小产不久,心情郁结,常去梅林散心。”陈贵人轻声道,“那日回宫后,她对臣妾说,在梅林遇见一位姑娘,眉眼清秀,气质沉静,很像她年少时的模样。”
我心中震动,一时无言。
“她还曾说,”陈贵人继续道,“若他日皇上立继后,这位姑娘倒是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