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成瑜对此不置可否。她满心扑在让治下民众安居乐业、在边境线上形成威慑上。王城设教育所选拔人才,她不打算使用配子获得继任者。
林孟安看着原身在一次王宫宴会后,面对那个小王子的眼泪心生怜悯,自己被恶心得不轻。
这是看国王陛下无意,开始对有实封的将领下手设套了?跑到她跟前哭什么哭。
可惜,国王与这位将军此前分工合作,将军在重臣之间颇有话语权,又在国王那里深得其信任。几年之内,国王逐渐被架空。
小王子开始还会拐着弯说话,说什么他都是替国王忧心,看国王孤身一人又那么要强,十分辛苦却又不肯让人相伴。
再往后才是对将军不断重复,为何实际打仗的时候两人都出了力,最终还是国王独居高位,将军更适合成为流芳千古的明君……
林孟安知道,决裂的时刻要到了。
梦外,宁晓晨看着女儿脸上从安然熟睡的舒展,到陷入困境之后小脸都皱巴到一起,担忧地想要伸手安抚,被另一侧的女子拦住。
梦中,宁成瑜心里满是被友人背叛的愤怒。挥剑斩杀和亲之人后,她将当初陪伴彼此趟过无数战场的长剑自将军头顶劈下。
利刃穿透铠甲,切断原身的一缕头发,悬停不动。林孟安一手扶住宁成瑜的手臂,另一手将长剑取下扔到地上。
她说:“先离开这里。”
王城已破,梦的主人情绪激荡,这个梦境的走向在林孟安这里可以预计。其一是迅速分崩离析,其二是陷入长久的负面状态。
前者不是她想要的,后者会让小成瑜在梦里吃尽苦头,反倒孳生更多不安与恐惧。
先前不设法改变走向,是因为代入原身之后能获取的“记忆”,实际上都是来自于梦境主人对原身的认知。她需要更多信息作出判断。
换句话说,如果林孟安替换掉的是一个宁成瑜根本不认识的人,那么既然小宁对原身全无了解,林孟安也没办法接收到任何“记忆”。
可是这个在此梦中尤为关键的将军,与国王关系极亲近,又几乎是整个梦境的转换节点,显然不可能是陌生人。
偏偏在宁成瑜心中,这个人已经不是她十分了解的朋友,而是毫无主观意识的空壳。
感觉到似乎哪里不太对,但好像并非这个梦境的问题,林孟安把自己熟知的规则在心中复述一遍,又扔到了存档处。
接下来,正式开工了。
宁成瑜在精神世界中也陷入了沉睡,刚才被林孟安截停的梦境与她本人分离,在光亮又凉爽的空间中,形成一个独立于其它部分的立方体。
林孟安观察四周,感知到一处比整体空间气温略高的方位,伸手凭空拉开一扇门。
她抱起睡着的宁成瑜,将小女孩放到门内的床铺上。一位与孩子长相相似的成年女子与她短暂眼神交流,做出了无恶意判定。
回到门外,林孟安带着方才的梦境,往宁成瑜精神世界的更边缘地带走。
直到行至记忆与乱流的交界,她停步伫立,将梦境外部包裹的虚像剥离。
以现实为原型的虚构故事,随着主角们被洗脱伪装,露出了其中掺杂着主观因素的记忆。不远处的真实记忆因梦境主人的记忆共鸣而铺开。
寻川居士本次接到的委托,除了为小女孩清除梦魇困扰,还有为其母亲分辨孩子是否撒谎。
她信手在此地用乱流溢出的能量捏出了座椅与屏幕,只见地面出现一套书桌椅,面前悬浮着一块学校常用的教学显示屏。
屏幕上,国王和将军还都是孩童模样,穿着校服、背着书包,放学后打闹着往校门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