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指着大堂里狼吞虎咽的人说:“大人,他们就是中州来的。”
徐冰也吃了一惊,捋着胡子看了一会,等他们吃的差不多了才踱步走过去。
“诸位吃的可好?”
贺樵剔着牙道:“还成,鱼淡了点,红烧肉火候有点小……”
张义悄悄拉了他一把,贺樵皱眉:“火候是小啊,给我牙都塞住了!”
张义连忙起身道:“不知这位兄台贵姓?”
徐冰捋着胡子笑道:“贵不敢当,在下徐冰。几位若是吃饱了,不妨上楼说说来徐州所为何事?”
贺樵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个穿着灰突突的棉袍的中年男子好像是徐州城主?
吓得他顾不上剔牙,连忙起身跟着一起上了楼。
徐冰把他们领进议会堂,有小厮端上茶,几个人局促的坐下,张义拱手道:“徐大人见安,在下中州张义。”
徐冰摆摆手让他坐:“中州义王,略有耳闻,不知你们突然来徐州有何事?”
张义眼圈一红竟掉下泪来:“此行在下有要事与城主商讨。”
徐冰道:“莫要心急,慢慢说。”
“我们中州自从推翻朝廷后,势力迅速扩大,百姓欢欣鼓舞,眼看着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却不想……朝廷派出大军前来清缴。”
“城中的百姓们手无寸铁,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我本想跟百姓共进退。奈何贺将军不愿看着我赴死,舍身护送我逃了出来,只可惜没办法救下中州所有百姓。”
张义捶着胸口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把同行的人都吓了一跳,心想你可真能装啊,当初跑的时候,属你跑的最快!
徐冰听罢沉默片刻:“义王想要我们帮忙?”
张义伸出食指道:“我想朝城主借一
40-50(第317页)
万……兵马攻回中州。”其实他心里清楚徐州肯定不会借他兵马,他也压根没有往回打的想法,这么说就是给自己找回点面子。
徐冰道:“借兵一事,事关重大,还是等我们城主回来再说吧。”
张义愣了一下:“你不是城主?”
“在下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军师。”
张义脸色有些难看,自己演了半天没想到对方只是个军师?这徐州城的城主面子好大,竟然连一面都不见。
“几位若不着急暂且在城中休息一下,过几日城主回来,我再同他说这件事。”
“敢问城主大人去了哪里?”
徐冰道:“他们啊,刚打败了东州的杨元震,现在正在东州安抚民众呢。”
张义一听眼珠乱转,这徐州城主跟自己好像不大一样,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若是能接近他,好好拍拍马屁,兴许能留在徐州混个官当当。
等这几个人离开后,湘玉气的骂骂咧咧:“什么人啊!白吃白喝还挑三拣四!呸!”
徐冰笑道:“莫要跟他们一般见识了。”说起来同为百姓起义,竹公子却跟他有着天壤之别。
无论是气度还是心计,宋玉竹比起京中的世家子弟也不逞多让,很难相信过去他只是一个医馆的小郎中。
“他们还想借一万兵马打回中州呢,大军出动,吃穿用度,哪样都少得了银子,这几个人也好意思张嘴。”
*
中州平叛和张义去了徐州的消息同时送到东州。
宋玉竹看着桌子上的两封信陷入沉思。
中州的信是商队送回来的,前面虽然写的字数不多,但把义王逃跑,以及当地百姓惨遭虐杀的惨状描写的淋漓尽致。
信中说:鲜血流至一里外,离老远就看见那座用尸体堆积的“人山”。护送的商队吓得不敢进城,连夜改道去了陇西。
另一封信是徐冰送来的,信中说到张义想要借兵一万前去中州。
还说此人颇有一副好口才,在城中笼络了不少百姓,如今上了街,百姓前呼后拥的称他为义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这徐州城的城主。
马副将曾带兵警告过他一次,结果这人也不知用了什么迷魂汤,忽悠的马震威对他俯首帖耳,称他为“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