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前,她邀请小满明年赴巴黎出席全球教育创新峰会,作为keynotespeaker发表演讲。
小满没有立刻答应。她回去后翻出瑞士演讲的视频,反复看了三遍,然后在日记本上写下:
>**十年前,我说我想让世界听见我。
>十年后,我希望我能更好地听见这个世界。**
第二天,她回信同意出席,但提了一个条件:希望主办方邀请至少五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残障青年共同登台,分享他们的故事。
“我不是唯一的回声。”她对沈知远说,“我只是第一个有幸被麦克风捕捉到的那个。”
沈知远笑了:“那你打算讲什么?”
她想了想,比出手语:**我会讲一个关于落叶的故事??它落下时没有声音,却唤醒了整片森林的寂静。**
六月,夏初。
“种子教师培训中心”新楼落成,教室全部采用声光联动设计,墙面嵌入震动感应条,黑板自带字幕投影。第一批五十名乡村特教老师完成进修,带着教材包和教学机器人返回云南、甘肃、广西等地。
临行前,他们在“共生园”种下一排银杏树,每棵树下埋着一个铁盒,里面装着学生们写给未来的信。
山果也在其中一棵树旁蹲下,认真地把一张纸鸟塞进盒子。她抬头问小满:“姐姐,你会打开看吗?”
小满摇摇头,写下:**有些话,要留给时间去听见。**
那天晚上,暴雨突至。
狂风掀翻了花园的遮阳棚,雷声滚滚,仿佛天地都在咆哮。小满坐在书房整理照片,忽然膝盖一阵剧痛??旧伤复发了。
她咬牙撑着桌角站起,却被及时赶来的沈知远扶住。
“别硬撑。”他低声说,一边轻轻按摩她的膝盖,“你已经做得够多了。”
她靠在他怀里,疲惫地闭上眼,唇边却带着笑。
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因为就在今天早上,教育部官网发布公告:自秋季学期起,全国中小学音乐课须增设“多感知艺术模块”,鼓励使用震动装置、视觉节奏图谱等方式辅助教学;师范院校须将基础手语与残障文化纳入必修课程。
这项政策的起草专家组名单中,赫然列着小满的名字??以顾问身份。
这意味着,“回声”的理念,终于从民间火种,变成了国家意志。
雨还在下。
沈知远抱着她走到窗前,看着闪电划破夜空,照亮那排刚种下的银杏树。
“你说,十年后,它们会长成什么样?”他问。
小满睁开眼,伸手在玻璃上画了一只展翅的纸鸟,然后比出手语:
**到时候,会有更多孩子在这里长大,
他们会教新的孩子折纸鸟,
然后告诉他们??
你看,风来了,我们的声音,也开始飞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