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4章
“异地任用?”
李世民见段移石竟开始献策,不禁生出了几分兴致。
“正是!譬如那泉志勇,其家族在国内城盘踞十余载,根基深厚,影响力辐射周边城池。此时断不能让他官复原职。”
“待朝廷设立辽东道,划分州县之后,可在辽东城附近寻一州,命他出任刺史,便十分妥当。”
“同理,齐节起家于鸭绿江畔,部下也多是当地人,可将其调往新城左近,如此便不必担心其在新城势力过大。”
“当然,辽东城、乌骨城此等战略要地,必须由我大唐牢牢掌控,通过频繁轮换将领,确保辽东各地尽在朝廷掌握之中。”
说完这番话,段移石竟罕见地露出一丝腼腆之色。
自己一个武将,如今却做起了运筹帷幄的幕僚之事。
“你的想法甚好,朕会仔细斟酌。”
“陛下,辽东大局已定,数日后我等便可返回辽东城,准备班师回朝事宜了!”
一旁的牛进达想到大军能在入冬前返回长安,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尽管户部备足了冬衣,棉花的出现也让御寒容易了许多,但辽东风雪交加的严冬,终究不是善地。
“算来,待我们回到辽东城时,吏部派来的官吏也该到了。朝廷也该颁布政令,鼓励百姓迁徙辽东了。”
李世民显然也同意牛进达的看法。
辽东城无论从规模还是地理位置来看,都是辽东道治所的不二之选。
既然周边已无大战,尽快返回辽东城安排后续,然后班师回朝,方是上策。
。。。。。。
“师父,我们现在就去辽东城开设分号,是否为时过早?那里毕竟战火未熄。”
辽东城外,一支由上百辆马车组成的长队正缓缓向城门行进。
队伍中,金太和阿牛赫然在列,他们皆是从长安远道而来。
多亏了《大唐日报》派往辽东的战地记者的报道,长安城中的人们对辽东的战况了如指掌。
眼看平壤、汉城、辽东相继落入大唐之手,高句丽分崩离析,朝中又传出将设辽东道的消息,一些嗅觉灵敏的商人已然闻风而动。
金太便是其中之一。
在他看来,朝廷设立辽东道,势必会大力开发,并鼓励关中百姓东迁。
无论采取何种措施,辽东各地对农具、铁锅等铁器的需求必将激增。
因此,当他听闻大唐皇家钱庄已派人前往辽东筹建分号时,便毫不犹豫地跟上了这股潮流。
“辽东战局已近终章,你且看那地图,高句丽残部已是瓮中之鳖,岂有翻盘之机?短则月余,长则不过半载,这片土地必将尽归大唐。”
“若等尘埃落定再来,我们还能捡到这般便宜的坊间地皮和宽敞宅院吗?”
金太的商业嗅觉,远非阿牛可比。
在众多商户中,他与王富贵的关系算得上亲近。